2025年夏天,一首由8岁女童许涵煊演唱的歌曲《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中国网海峡频道、QQ音乐、酷狗音乐等平台发布,稚嫩的童声传递着严肃的纪律要求。令人意外的是,这位“红色小歌星”的启蒙者,正是她的父亲许世德。红色诗人许世德用笔尖镌刻信仰,女儿许涵煊用歌声传递理想,共同谱写着“诗言志,歌永言”的动人篇章。这对艺术搭档的故事,不仅展现了红色基因的当代传承,更诠释了文艺工作者“培根铸魂”的使命担当。
一、老兵的诗笔与信仰
许世德,1976年出生,江西省萍乡市人。
1995年12月入伍,服役于武警福建省总队,2013年7月转业,现任泉州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信息科科长,从事党务、信息等工作。任职以来,他有比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处理问题。转业以来获奖多次:2015年12月,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3周年活动中,古体诗《开国将帅诗赞》获红色诗词创作特等奖,授予单位:原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文化产业规划院;2016年7月、2021年6月、2024年10月,他先后三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批准单位:中共福建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机关委员会。
驻京期间,创作了大量红色诗词,他的诗词对仗工整、用词精练、引经据典、极富情趣,深受广大读者的青睐。词集代表作:《八闽红色旅游词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江西红色旅游词咏》(线装书局出版社)。诗集《开国将帅诗赞》在2019年由CCTV我爱你中华《声影星迹》栏目组制作成专题片,作为献礼伟大新中国70年华诞荣耀中国系列电视节目之一。
在一次朗诵会上,许世德朗读原创诗作《安源红》,台下鼓掌最热烈的正是当时6岁的许涵煊。女孩清澈的嗓音让他眼前一亮:“她的声音里有一团火。”
二、童声里的红色基因
许世德主动提出指导许涵煊朗诵,很快发现她不仅嗓音清亮,更能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当他讲述安源儿童团“张贴标语”“站岗放哨”等情节时,小涵煊眼睛湿润,随即哼唱出“威风凛凛小矿工”的英勇。这启发了许世德:用音乐传递党史或许更易被少年接受。
安源总平巷前,许涵煊一边参观,一边哼唱着《安源红》,脚尖轻轻打着节拍,旁边几个孩子不自觉地跟着跺起腿——那是他们跑操时的节奏。童声版的传唱,让1922年的安源路矿在水泥地板上溅起新的火花。
2025年4月,许世德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编成歌词,由罗婉丽老师谱成曲并指导许涵煊演唱。小涵煊反复练习时,许世德总强调:“唱的不只是旋律,更是共产党员的初心。”
歌曲上线后,网友纷纷惊叹:“原来纪律教育也能如此动听!”
三、薪火相传的音乐路
许涵煊现在是江西省萍乡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三(5)班的学生,虽然年纪尚小,但已经在红色歌曲演唱方面展现出非凡的热情和悟性。由许世德作词,许涵煊独唱的歌曲有:《好未来》、《安源红》、《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烽火淬童心》;与谢珑月小朋友合唱的歌曲有:《安源精神》、《雷锋精神》。这些歌曲不仅旋律优美,歌词也充满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
其中,《安源红》是许涵煊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歌由许世德作词,高鹰谱曲。歌曲以安源革命历史为背景,歌颂了安源儿童在革命年代做出的贡献。歌词中写道:“威风凛凛小矿工,投身革命做英雄、做英雄,张贴标语搞护送,站岗寒风中、寒风中,安源儿童安源红,顺势化成了小火种、小火种”。这首歌在2024年12月获“学府乐歌”原创校园歌曲征集活动二等奖,授奖单位为江西省教育厅。另一首由许世德作词、高鹰谱曲,许涵煊和谢珑月合唱并参与录制的红色主题公益歌曲《安源精神》,于2024年8月9日21:35在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4《绿茵青春》栏目中播出。这首歌曲为青少年足球呐喊助威,同时也传播了安源革命精神。
四、家国情怀的当代注脚
红色诗人许世德与红色小歌星许涵煊的父女合作,是红色文化传承的一个成功案例。他们通过诗歌与音乐的结合,通过代际间的传承,通过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使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许世德用他诗人的情怀和词作家的才华,创作出一首首充满红色精神的歌曲;许涵煊则用她清澈的童声和真挚的演绎,将这些歌曲传播给更广泛的听众。他们的合作不仅产生了优秀的文艺作品,更探索出了一条红色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如今,许涵煊的歌曲总谱扉页印上了许世德的诗句:“当童声遇见信仰,春天就不再遥远。”
这对父女组合,正以诗歌为舟,以歌声为帆,驶向更辽阔的红色传承之海。
通讯员:吴顺珍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