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413公务员行测:高分重点突破之资料分析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公教育  2013-04-03    

攻克资料分析部分主要是分两步走:

第一步 快速找到关键词、准确把握材料要点

资料分析的题型主要是四种:文字资料、图形资料、表格资料、综合资料,材料类型虽多,但想要准确把握材料要点,无外乎找到“一座桥”——连接材料、题干与选项的线索,这座桥就称为“关键词”。在此,也分三小步:

Step 1:阅读材料,找关键词

这里所提的阅读材料并不是逐字逐句去阅读,而是快速浏览材料,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的就是找关键词并做标注,材料关键词标注要点如下:
 

\


 

【示例】2010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下简称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为3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应用研究经费893.8亿元,增长22.3%;试验发展经费5844.3亿元,增长21.7%。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投入R&D经费5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政府属研究机构投入1186.4亿元,增长19.1%;……

【标注分析】由第二、三段中“分活动类型看”、“分执行部门看”,可知第一段与二、三段之间是总分关系,第二、三段之间是并列关系。快速浏览材料首句可知,关键词是“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以下简称R&D)。

Step 2:阅读题干并标注要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词相联系

题干的解读是第二步,题干中的关键词可以反映题干的重要信息。因此,通过分析题干,确定关键词及考查的重点内容、涉及的重要概念等,根据其中的关键词返回材料可以定位相关数据信息。需要标注的要点如下:

(1)题干关键词是与材料中某些关键词相同或者相关的,直接根据关键词定位到材料相关句段,进行判断;

(2)题干中的“时间”、“单位”等词也要重点标注;

(3)在综合判断题目的题干解读时,要重点标记“正确”、“不正确”、“与材料相符”等词汇,明确考查意图。

【示例】2010年全国用于试验发展的经费约占全国R&D经费的(   )。

A.85.4%             B.84.7%                  C.83.5%                D.82.7%

【标注分析】题干中的的主体是“试验发展的经费”、“R&D经费”,根据这两个关键词我们可以定位到上面示例材料中的第一、二段,题目所需的相关数据信息就可以在这两段中查找。

Step 3:观察选项并标注要点

选项中的关键词也是解资料分析题目的关键,尤其在综合判断题当中,每个选项都涉及大量的信息,标注关键词,最短时间内找到所需数据是解题的关键环节之一。需要标注的要点如下:

(1)选项关键词与材料中某些关键词是相同或者是相关的,直接根据关键定位到材料相关句段,进行判断;

(2)带单位的选项一定要注意单位与材料中单位是否统一,是否需要单位换算;

(3)特殊的非文字类选项要注意图、表的含义及各个选项间的差异对比。

【示例】2009 年全年粮食产量53082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2335万吨,增产2.2%,早稻产量3327万吨,增产5.3%;秋粮产量37420万吨,减产0.6%。

全年棉花产量640万吨,比上年减产14.6%,油料产量3100万吨,增产5.0%。糖料产量1200万吨,减产9.1%。烤烟产量280万吨,增产6.7%。茶叶产量135万吨,增产7.1%。

与上年相比,下列农作物中2009年增产量最多的是(   )。

A.糖料           B.烤烟             C.茶叶            D.油料

【标注分析】根据A、B、C、D 四项的关键词可以直接定位到材料的第二段。

 第二步 掌握解题技巧、速算决定成败

 找到材料所要考查的重点后就是列式,一般情况下,只要掌握了资料分析的概念,列式就是轻而易举的,而计算就成为考生一大难题,式子中的数据往往多而繁,若按照一般的运算顺序来计算将耗费大量的时间,

方法一  尾数法

尾数法指的是一种通过运算结果的末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在资料分析中常用于和、差的计算,偶尔用于乘法运算。

应用:计算某一具体数值时,如果选项末尾一位或几位各不相同,可以通过尾数判断正确答案。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