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市公务员申论标准预测试卷(十二)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 2010-08-18 大 中 小
标准预测试卷十二
(大学生“村官”)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题号1234总分核分人得分【5】
点击进入>>2009年北京市公务员申论标准预测试卷(十二)答案及解析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考查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答卷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4.考生可以在本试卷的空白位置或草稿纸上打草稿,但所有题目都要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作答,作答在其他位置一律无效!
二、给定资料
1.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新农村建设的急需——双向的渴求促使2006年启动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一年比一年火热。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长效机制的意见》,希望加快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制度化步伐。
中组部负责人就此答记者提问时说,从2008年开始,中国计划连续用5年时间,每年从各地选聘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总数累计达10万人。
通过考试的大学生到达乡村基层后,一般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任期为3年。对于他们任期届满后的出路,中组部负责人说,对表现优秀、担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的大学生“村官”,鼓励他们长期在农村基层干部岗位上建功立业;对于表现优秀、聘期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可以享受公务员报考的优惠政策。
2009年5月5日启动的北京市面向2006年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定向招考公务员工作,印证了这一点。有资格参加这个考试的,都是已经完成了首期3年聘任协议的“村官”们,他们有机会获得258个公务员岗位中的一个。尽管竞争依然激烈,但比起社会上的公务员公开招考,门槛已然降低了许多。而且,北京市规定:在这次公务员定向招考中,在村任职期间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可以获得5到15分不等的加分。
有朝一日的“鲤鱼跃龙门”,无疑是吸引大学毕业生们积极报考“村官”的重要动机,但也有很多人希望把村官的宝贵经历好好经营起来,当做人生一次重要的历练。
该材料主要内容:
2.2009年8月13日下午4时,在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的团结镇,大学生村官邱乐根站在自己创办的艺术培训学校门口,看着小学员们蹦蹦跳跳地从身旁经过,脸上露出笑容。学校开办不到两个月,就已经吸引了120多名学员。
邱乐根是团结镇平安村的大学生村官。2009年6月中旬,在团县委的支持下,他和另外两名大学生村官一起,开办了成都博乐艺术培训学校郫县分校。
在郫县,投身创业热潮的大学生村官不是邱乐根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当地团组织把创业视为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一条新出路。
“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之后面临着转型,现在看来,创业是一条好路子。”邱乐根对未来充满信心。
郫县团结镇是当地一个大镇,辖区内有两所高校、一所高职、一所计算机培训学校、两所中小学。这六所学校的在校师生有四五万人,校园经济发达。靠着师生的强劲消费力,当地老百姓纷纷致富。在团结镇上的街道上,记者切身体会到了这个镇的富裕程度:沥青路面的街道整洁平坦,两旁是漂亮的楼房,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辆好车。
有了钱,人们希望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但当地现有的教育条件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以艺术培训为例,由于本地缺少好的培训学校,当地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到成都市区去学习,来回的路上就要花个把小时,很不方便。
邱乐根正是看准了这个市场,萌发了开办艺术培训学校的想法。
2007年9月,刚刚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邱乐根,辞去了在成都双流县一家装饰公司的工作,考上了团结镇平安村的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主任助理。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节奏,并不能满足邱乐根的追求,他希望利用空闲时间做点事情。
大学生村官们经常聚会,交流工作心得,思考服务期满后的出路。2008年2月的一次聚会上,大家聊起了创办艺术培训学校的想法,决定首先了解市场。在团结镇服务的9名大学生村官迅速行动,印了12万份调查问卷。大家利用下班时间走街串户,走访家长,填写问卷。1个多月后,调查结果出来了。有60%的受访者认为,在团结镇办艺术培训学校具有可行性。
2009年6月初,一条新闻让邱乐根感到十分兴奋:成都发布了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文件,提出17条措施,用“真金白银”鼓励大学毕业生积极创业,对创业成功者,一次性给予5000元的创业补贴。
邱乐根说:“看到党和政府的支持,我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团县委也鼓励我说,既然想创业,还不赶紧抓住这个时机。”
随后,同为大学生村官的魏兰、叶洪琳,愿意和邱乐根共同创业,一起出资办学。3个人拿出自己的积蓄,又找亲朋好友凑钱,一共筹集了20多万元,于6月中旬创办了成都博乐艺术培训学校郫县分校。成都博乐艺术培训学校负责提供师资,3个大学生村官负责招生、日常管理等工作。
该材料主要内容:
3.人民日报社记者访问了北京大学两代“村官”吴奇修和陈丽娟。
记者:大学生去基层是否会荒废以前的专业?大学所学的知识,如何转化到基层工作中?
吴奇修:我认为大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论和思维能力,是以后继续学习、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工作,关键是要做到知行合一,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工作实践,同时在生动丰富的实践中不断学习。社会是一所多姿多彩的大学,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大学生在基层要向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学习。把积极进取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既开拓进取又量力而行,既努力奋斗又不急于求成。
陈丽娟:不可否认,有些专业比如涉农、法律等对工作有帮助,但是农村工作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更多的是对基层工作者综合素质的要求。我认为当“村官”最重要的是自我调节能力和责任感,专业和学历都不是最重要的。大学的教育在专业知识的培养之外更多的是对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无论什么专业,只要踏实肯干,在基层工作中总会找到适合的结合点。
记者:现阶段,一批批大学生赶赴农村。其中比较让人发憷的,可能是怎样和农民打交道。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吗?
陈丽娟:我以前是一个典型的从学校到学校的充满书生气的“读书人”。到了基层后,才发现以前很多想法都太过理想化。在基层,我学会了和人平等地交流,学会了换位思考,所以就变得比以前宽容、稳重。我觉得,这是我这3年“村官”工作最大的收获和经验。
吴奇修:和农民打交道,首先要带着一颗真心、抱着一种诚意。我从心底里看得起农民,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相信他们、依靠他们。那段艰难而充实的经历,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了丰富营养,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群众。
记者:能给大学生或者现在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一些建议吗?
吴奇修:为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高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实质性措施。这些措施的含金量都是比较高的,所以现在大学生下基层有很多有利的条件。但大学生仍需要做很多准备:一是学习、工作的条件差得多;二是经济上的待遇低得多;三是心理上、社会上、舆论上的压力大得多。
陈丽娟:我认为大学生下基层,首先要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基层工作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艰苦,精神生活的欠缺也需要自己来调整和克服。大学生应该把握机会,注意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些对于个人成长还是相当有利的。而在政策上,应该注意“村官”政策的长期性和衔接性,不能把大学生到基层任职简单当做缓解就业压力的方法,应该从建设新农村、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角度制定相关政策。
吴奇修:总的来说,现在的政策确实做到了“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很多人性化的设计免除了大学生的后顾之忧。我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能够自觉自愿地到基层去。每一个大学生“村官”都应该珍惜机会,一方面要相信去了以后会改变农村的面貌,也会锻炼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我想政策上可以更加细化,比如制订培训计划,帮助大学生度过缓冲期。当代大学生具有现代知识和思维,我希望他们在选择就业、追求理想、实现价值的过程中,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
该材料主要内容:
4.大学毕业那年,正赶上村里打井。虽然担任村支书的父亲一次次地动员人们,但这件惠及子孙的事却得不到老百姓的理解,有人甚至冷言相向,连帮着父亲忙前忙后的殷晓霞也经常被乡亲们质疑的眼神所笼罩,因为这里祖祖辈辈就没有打出过水来。最终村里人从质疑到信服,喝上了自来水,她也真正地了解到了农村工作的艰难和复杂。
“刚来村里的时候,不知道怎样和村民们走近。感觉自己一个女孩子家,能做成啥。”说起最初感觉,殷晓霞说自己当时很是困惑。不过,随着时间长了,与村民接触多了,尤其是在街道改造、奥运安保等方面,殷晓霞干得很卖力,让不少村民开始重新认识这个“黄毛丫头”。
一次,村里的小两口闹别扭,女方哭着跑了,殷晓霞就和村干部一起到处寻找,终于在村外的树林子里找到了独自哭泣的小媳妇。担心小媳妇一下消不了气,殷晓霞就让她和自己住在了村委会。那一夜,殷晓霞劝导了半夜,她的“博”学让小媳妇佩服不已,气也消了不少。第二天,她又找了男方,给他讲法律、讲道理,直到让这对小夫妻握手言和。在日常走访中,殷晓霞了解到村里有几个养牛户,由于一段时间奶牛闹病,牛奶不好卖,他们连饲料钱也挣不回来。殷晓霞也暗中替他们着急。于是便通过网络查询资料,还专门请自己学兽医专业的同学到村里给牛看病,给养牛户讲课,并上网下载资料,打印成册子,给奶农们学习使用。甚至,她还带着奶农到县城小区门口蹲点卖奶来挽回损失。
“刚来的时候,村务公开、镇领导换届选举、农村普查工作、信息报送等工作对于我来说都很陌生,一年下来,这些工作已经都很熟练了。”殷晓霞说,一年的锻炼下来,自己真的收获了很多。
该材料主要内容:
5.根据陕西省的政策,到村(社区)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每人每年领取工作、生活补贴2.1万元,其中到规定的艰苦边远县(市、区)农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每人每年增发1000元津贴。每名到村(社区)任职的高校毕业生领取一次性安置费2000元。
此外,符合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政策规定的、聘期考核合格的,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在村(社区)任职满3年、工作实绩特别突出,当地群众普遍公认的,经组织考察研究,可破格提拔为乡(镇)领导;在村(社区)任职满2年且考核结果为称职以上等次的,报考省内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可适当放宽报名条件并在笔试成绩总分中加7分,报考省内高校研究生的,在笔试成绩总分中加10分……“报考的时候自己都很迷茫,当时想利用这三年时间考研或考公务员。实在不行任期满后再择业嘛,毕竟这比失业在家要强些。”采访中,六成以上的村官们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其实我们不少人都是被招聘条件诱惑来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