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北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奖励子随母姓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国教育在线 2014-08-04 大 中 小
传统观念中只有男性才可以传承姓氏,延续香火,因此新生儿出生后取名字基本都会随父亲的姓氏。不过,在长丰县新生儿若随母亲姓的家庭,可获得1000元奖励。目前,该县下塘镇、左店乡、朱巷镇等乡镇,已经有30户新生儿家庭主动申请了新生子女随母姓。
子随母姓奖励1000元,借此以慢慢淡化传统观念中对男孩的偏爱,这是长丰县想出来的“点子”,出发点之一也有当地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而据当地计生干部透露,如今长丰县的男女比例已经由130:100下降为114:100。
这样一个数据似乎是种成绩,但仔细一想又不对。生男生女本来应该是父亲的染色体所决定的,而并非是根据姓氏来分流。在没有直接关系的作用下,“姓氏改革”恐怕是不能把男女比例的微调当做成绩的。
说到染色体,其实和姓氏倒是有着“一脉相承”的说法。在坊间曾引起热议的曹操墓被发掘之后,复旦大学就应景地拟用DNA技术开展对曹操家族 DNA研究。他们在全国征集曹操后人,专家组在各地采集了79个曹姓家族的280名男性和446个包括夏侯、操等姓氏男性志愿者的静脉血样本,最终样本总量超过1000例。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被采样的全部都是男性,而且是针对性地选择曹、夏侯、操等姓。这里面并非是男尊女卑的意识在作怪,而是有严谨的科学背景支撑。男性的Y染色体是恒定的,他必定是传承着祖辈的DNA延续,而与之对应的钥匙,自然是遵从于父辈的姓氏。当然,遵从母性不是不可以,不过就女性的两条 X染色体来说,是无法追本溯源到祖辈的。这也就解释了复旦大学为什么只选择男性作为样本。
所以就基因学来说,遵从父姓也没什么不好,这对于家族研究有重大利好。同时,遵从父姓是农耕社会中从母系社会进化到父系社会的时代缩影,本身是没有所谓的封建糟粕之说。欧美和香港地区的女性,也都有把丈夫的姓氏放在自己名字中,也没见别人要对此“有所动作”。反过来说,以改革之名来推动姓氏的子随母姓,除了有拿打破传统和扭转重男轻女说事之外,是不是还有什么其他方面的不妥呢?
奖励子随母姓的这1000元钱,不知道是作为何种行政开支,而人大会议对此有没有进行过审批通过呢?如果没有的话,是不是有拿纳税人之钱来慷“改革”之慨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