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1年江西政法干警招录公告解读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公教育  2011-08-05    

招录培养人数锐减,政策变化凸显

  ——2011年江西省政法干警招录公告解读

  为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根据《2011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政法〔2011〕22号),江西省2011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考试录用工作已拉开了序幕。在此次报名来临之际,中公教育辅导专家深入解读公告内容,并结合多年来对公务员公告和政策的研究经验对本次报考予以指导。

  一、招录培养计划锐减

  2011年试点计划招录培养249人,而2010年试点计划招录培养447人。由于招录培养人数的减少,意味着今年报考竞争更加激烈,中公教育专家建议报考者仔细考虑自身的条件,理性报名。

  二、对“四个项目服务人员”的服务期限要求更加严格

  2011年公告规定:四个项目人员的服务期计算至2011年9月30日;而2010年公告规定:四个项目人员的服务期计算至2010年。对比可以看出,今天对服务期的限制更加严格了。

  三、报名过程中新增加“改报环节”

  2011年公告中新增加的规定:报名人数不足5人的职位将予以取消,报考了这些被取消职位的考生,要在8月17日8:00至18:00期间上网改报培养学历层次相同的其他职位。改报结束后,对不足规定报考比例(计划数在10人及以下时,规定的报考比例为5:1;计划数在11人及以上时,规定的报考比例为4:1)的职位将相应调减计划。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个改报环节,为报考者增加更多的报考机会,同时也是本次招考人性化的体现,尊重报考者的权利。

  四、提醒报考特警人员的注意事项

  报考特警人员在网上报名后暂不缴费,并于8月13日到招考单位所在地设区市公安局(地址在网上公布)领取体能测试准考证,按规定时间(8月14日)参加体能测试,体能测试合格人员于8月17日8:00—18:00上网缴费完成报名。

  五、笔试总成绩的计算

  笔试总成绩=(公务员笔试各科目成绩之和÷公务员笔试各科目试卷满分之和)×50+(教育考试笔试各科目成绩之和÷教育考试笔试各科目试卷满分之和)×50。

  六、面试规定更加具体、细致

  2011年公告规定:入闱面试人数达不到规定的比例时,相应调减录用计划。调减录用计划按照“不足调减1个计划时不调减”的原则进行。入闱面试人员名单及各职位入闱面试人员最低分数在网上公布。而2010年公告规定:对面试人数不足的职位,在网上进行公开调剂。凡笔试达到合格线,但尚未入闱面试的人员,如符合调剂职位的资格条件,均可在网上自愿重新报名参加调剂。调剂报名结束后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入闱面试人员。调剂后仍达不到规定面试人数的职位,则相应调减培养计划。综上所述,今年的面试调剂的机会比去年减少了,请考生做好心里准备。

  另外,2011年公告还规定:面试时如出现考生缺考、违纪等情况,招考计划不再调减。当职位面试人数与招考计划数相等时,考生面试成绩须达到所在面试小组参加面试人员的平均分,方能进入体检考察程序。

  七、体能测评使用新标准

  2011年公告规定:报考(特警)其他警察职位并入闱面试的考生,在面试后进行体能测试,体能测试标准按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人社部发〔2011〕48号)执行,合格者方能按考试总成绩排序进入体检和考察。体能测试的年龄段划分标准为:30岁(含)以下是指1980年8月5日(含)以后出生,31岁(含)以上是指1980年8月5日(不含)以前出生。

  友情提醒:

  报名时间:2011年8月5日8:00至8月11日18:00

  报名网站:报名网站为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门户网站(www.jxhrss.gov.cn

  江西人事考试网(www.jxpta.com

  缴费截止时间:8月12日18:00

  网上改报时间:8月17日8:00至18:00期间

  打印笔试准考证时间:2011年9月12日至16日

  笔试时间:

  时间为9月17日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申论》

  时间为9月18日

  文化综合——报考专科的考生

  民法学——报考专科以上本科

  专业综合Ⅰ、专业综合Ⅱ——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