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语句排序这样做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中公教育  作者:  2019-11-22    

  排序题无论是在省考还是国考中,题量较少,一般2道题左右,且出题人一般给出4~7句话,打乱顺序,让我们重新排列,就像我们上一章做片段阅读的时候,即便把正常顺序告诉我们,我们还不容易读懂,因而建议大家,不要自己去排,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还容易出错,建议大家可以运用带入排除的思想去解答此类题目。那究竟该如何运用排除法呢?

  我们拿到题目可以先看选项,根据选项的首句,进行排除,如果首句中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选项可以直接排除。

  (一)指代不明的词

  例子:他绿了荒山,白了头发。

  开篇出现“他”,指代不明,不符合出题思路。

  (二)连词

  例子:但是…… 也…… 同时…… 此外……等类似的句子

  (三)总结性的词

  例子:可见 很明显 因此 总之……

  前面的三类可以通过个别的词或字进行排除,有的时候,命题人并没有给我们这些明显的标志,那我们在排除的时候,可以依据我们的句意:

  (四)具体分析表述的句子

  例子:A、苹果当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B、苹果是温带水果的一种,属于蔷薇科,其树为落叶乔木。

  C、苹果中的营养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

  但是能确定最好,如果选项中我们无法从句意上进行判断,大家也不要为了排除而排除,很有可能会排除掉我们的正确选项。

  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与解释概念相类似的如引出话题(古人言……)、交代背景(上世纪80年代)和描述定义(共享单车是……)的句子,从句意上来说也可以做首句。

  第一步从宏观上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一部分,剩下的我们就要依据第二步,也就是依据标志,确定先后。因为这些句子顺序是散的,如果我们贸然排序,很容易没头绪,所以我们可以选取具有明显标志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逻辑暗示性比较强,可以看成以这个为中心,进行局部带入,看是否能够满足这个逻辑关系,那具体的标志有哪些?

  (一)关联词

  以标志为中心,看剩余选项中前后句能够构成标志词所代表的逻辑关系,例如:

  虽然我很丑,A、天蓝蓝,水蓝蓝,不如梦之蓝

  B、但是我很温柔

  自然B更能够与原文形成转折的逻辑关系。

  (二)代词

  以代词为中心,看前后内容有没有与之相关的。

  (三)顺序词

  1、时间顺序

  按照从古至今的正序进行罗列,如果句子中至少两句话出现了时间词,那么这个题目即有可能是时间顺序。

  可能有的同学会问,会不会出现倒叙?实际倒叙是篇章写作的方法,在这里只是句群,没有铺陈和寒暄,如果按倒叙会显得突兀,因而考试中大多题目都是按正序排列。

  2、空间顺序

  出题概率低,按照约定俗成的观察视角,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主体到局部……

  例子:买手机:先看屏幕 材质

  买项链:吊坠 链子

  工牌:正面照片是否PS 再看其他部分

  (四)重复词(单纯运用不多,需要和其它类型的结合在一起)

  并非指“的”、“了”之类,而是从内容方面看哪个词在多句话翻来覆去出现,这个词就是重复词。也就是意味着这几个句子围绕同一个话题,那它们往往放在一起。

  (五)总结性的词,例如,因此、可见……引导的句子。

  至此,前两步能够解决掉90%的题目,如果前两步还没能选出答案,那就说明这道题目有些难了,需要我们进行下一步,也即分析内容,归类语句。看哪些句子在意思上是同一层面的,往往会放在一起。

  例子:雾霾极易使哮喘病复发。

  雾霾是心血管疾病的杀手。

  雾霾导致紫外线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一般题目进行到这里,也已基本将这些句话读完了,我们可以根据已经读过的句意去判断一般的写作思路。如果是记叙文,一般有两个角度,从事理上:从理性到感性;感性到理性;轻重上: 由轻到重。从逻辑上:从一般到特殊 特殊到一般 宏观到微观(例子: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好处,从国家角度而言,社会角度,个人角度)具体是哪种,需要我们依据句意进行判断。如果是议论文,根据历年试题情况,常考的行文脉络和写作思路是分总结构,事实阐述——说明做法/得出结论/评价说明;个别——一般;提问——解决。

  这类题目方法技巧性较强,希望大家多做题,调高敏感度,熟悉我们的做题步骤,第一步,结合选项,筛选首句,第二步,依据标志,分析内容,前两个一般都能解决大部分题目,需要大家重点去把握,第三步,分析内容,确定先后和第四步理清行文,排列顺序,是从内容层面的把握,一步一步排除,逐渐减去迷惑选项。

  更多2020年公考内容,请查看中国教育在线公共服务平台:网址链接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