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差异化备考2015国考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国教育在线 2014-07-25 大 中 小
主持人:那么刚才老师们也给咱们详细地介绍了一下,公务员考试的大体情况。那么如何把握时间去科学进行复习呢?就是说从暑期备考还是,比如说现在备考,您觉得会不会太早了,或者太晚了,就是需要在暑期的时候注意一些什么样的事项?
刘伟伟:就是跟大家说一说,现在备考的话,大家在思考是不是很早啊,对于一些应届毕业生来说的话,过完暑假或者过完这个假期再开始准备吧。如果大家有这样的想法的话,我说还是不可取。为什么这么说?我说要是想考上,还是备考需趁早。我们经常会说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它的意思就是说,你想登到高处必须要从低处走起,要想走的很远,必须要从眼前出发。就是告诉大家,如果你想实现目标,你必须要从现在开始准备。
那为什么要说准备这么久呢?其实大家可以想想现在是7月份,考试会定在11月中下旬,一般来看去年是11月24号,前年是11月27号,这个时间的话备考刚刚好。备考刚刚好的话,就申论来说,我给大家强调一下。刚才我说过申论考试,它是一种能力的考试,考的是应考人员具不具备在机关工作的能力。那你可以想一想,什么叫在机关工作的能力呢?就是你考上了,在办公室工作期间领导说小张你过来,给我看看这些材料,写一篇文件,写个工作报告出来,你是不是能完成?就是考察你的文案工作是不是能做好。
这种文案工作对能力的要求非常的高,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当然大家备考的话,你说老师要备考一周啊,备考一个月,我的申论就能学得好,这个毕竟是偶然、是少数,如果你真正想在这次国考中脱颖而出,考得一个好的成绩,能考上理想的岗位,需要告诉大家的是,能力的提升要想从眼前开始,还是需要现在开始准备的。跟大家说一说,你看申论材料,我给大家梳理梳理。08年到14年,08年考的主题是怒江水电开发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广泛的争议,有人同意开发,有人反对开发,然后七嘴八舌都在讨论要不要开发。其实上升到一个梯次,他说请你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说开去,其实背后命题人考察的深层次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如何和谐共处。你看这是08年。09年材料中给了两个话题,第一个话题是"中国的粮食问题",粮食问题的话主要针对的是粮价,要不要上涨这样的话题。
接下来说到的制造业、加工业的话题,进而有的同学看完这两个话题就有些乱乱的。说一篇材料为什么会涉及多个话题呢?08年考的就一个话题啊,就考的是怒江水电开发问题,09年突然涉及两个话题,有一些考生就招架不住,在写的文章的时候就出现了偏题的现象。因为你看得太浅只看到了现象,现象的话就一个农业问题,一个工业问题,其实共性都是在说的产业问题,产业的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这个层面的问题。如果说你不提前看一些政策方面的话,你会发现你根本想不到,他是产业升级的这个话题,这是09年。
10年考的是海洋的健康,海洋的健康这个话题中提到了,海洋为人类提供了资源,然后说到海洋当前遭到了破坏,然后就此也提到了海洋污染之后不仅威胁的是鱼儿的生存,还威胁到了人类的存亡。就此在做文章的话,有两个题目,一个是海洋健康,另一个是请你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去写一篇文章。很多同学从来没有练习过,海洋的保护与开发,就是A与B的关系的文章,从来没有写过,很少读过,所以上来就写,我们说他非常的慌张,最后在分数环节,也体现的并不理想,这是10年。11年呢,它比较难一些,11年地市级考的是乡村文化失根的现象,材料前面都在说教育的问题,后边说到了乡村文化失根。有的同学写文章无从下手。11年的副省级考的是黄河精神,黄河精神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在材料中所说的非常的少,所以写起很多同学也不会写,根本没有把材料吃透。12年部省级考虑的是道德滑坡、道德缺失,提到要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然后地市级它考的是城市安全。
让我们应对这些灾难的话,需要有忧患意识,这是12年。13年围绕着文化层面去出题的,副省级说的是文化遗产急需保护,地市级说的是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很多同学对文化这样个话题平时并不感冒,也没有兴趣,所以考试出来的话,也难以下手。进而的话,14年考的表层的话题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亚健康。另外一方面的话,其实深层次背后,副省级考察的是,慢下来过一种自在有为的生活。地市级测查的是,幸福总是充满了缺陷。其实如果你在文章中简单的谈心理亚健康,心理问题,基本上这样的文章分数非常低。40分也许给你10分已经算高分了,这属于偏题的文章。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是因为没有吃透材料。我为什么给大家梳理08年到14年的,这些申论材料的主题,希望跟大家表明一点的是,如果说你能达到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的话,你需要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关注当前发生的一些热点话题,关注一些理论政策。如果你现在不关注的话,你会发现上了考场,你很难把材料吃透,你很难贴近命题人的真实想法。如果说两者都做不到的话,你申论的文章分数会非常的低。因为就我们机构研究可以看出,往往来说,国考结束平均分数的话在30分左右,这就可以看出一点,很多同学在100分的分值中,拿的分值非常的少。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同学只停留在表层方面,根本没有达到那种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材料能找到观点的这样的一种努力。
所以告诉大家,如果要想在申论方面取得理想成绩,那你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备考了,7月份到11月份,你要给自己定制出来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备考方案。短期的话,你可以通过做真题,然后了解国考究竟考什么样的题目和题型,自己琢磨一些方法思路。另外一方面中期来说的话,对于时间包括精力,对于有的同学来说,你可以参加系统的学习、培训,这一方面跟上计划一块学习,后期就是一种冲刺突破和预测的阶段。所以大家看,现在学习刚刚好,你要把握好政策,政策的话给大家一个建议,你可以读一读十八大报告的全文,你可以读一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你可以读一读科学发展观纲要。
另外一方面你涉及的热点话题的话,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这五大领域,希望大家要做好准备,制定好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计划加以学习。好的,这是申论方面的一种情况备考。另外一方面,听一下刘爱昕老师给大家说一说,行测的备考形式。
刘爱昕:我非常同意伟伟老师的建议,就是现在暑期档,现在开始复习我们的五大论文考试,究竟早还是晚?其实不早也不晚,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可以想,现在距离我们的考试咱们有点不敢想,11月份,基本上还有4个月不到的时间。在这样一个时间里面复习备考的考试最为合理,会在哪儿呢?
从行测来讲,合理在你可以很好地掌握知识点,而且第二步你可以在掌握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就像刚才讲的四个问题,我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首先要覆盖知识面,第二综合提升,第三个要模拟,第四部要临场考察归档。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你必然是有时效性。后来形成中有很多部分,举个例子,我们有常识判断,就相当我们的伟伟老师讲的,我们的深入要去积累很多的事实热点一样。常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常识绝对不是说考前一星期、一个月给你个题你背一背,你就能够去什么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必然是有一定的生活基础。那这个基础还有一个记忆的循环期,如果你背的太早,你说我准备,从1月份开始,可能到现在你整个人也疲倦了,积累的知识点也混乱了。所以说从现在开始来记的话比较扎实。
第二个部分数量运算,数量关系这个部分,从小我们就很苦恼,这个数量关系我基本上就放弃了,还好我们要考15道题,10道题左右,基本上影响不太大,其实不然。数量运算你想,大家普遍如果得分率不高的话,如果你能在一部分脱颖而出,这就是我们刚才所讲的优势的就出现了,就是你能够比别人好,好在哪儿啊?都得分的题目你得得,别人不得的你能得,你不就脱颖而出了吗?不然怎么来体现自己的优越性啊?所以说数量运算的一个掌握学习,它必然是有很多技巧的,它不是我们像正常理解的那样,就好象数量运算是我们小学、初中、高中的数学知识,一个转换应用,不仅如此,还有大量的技巧性的应用。比如说工程问题、形成问题、理论问题、年龄问题,时间问题太多了,每一个都有它的特点跟特征。
只要你学了你用了,你理解了以后,在考试当中这样的题你就能占优势。这是不会太早。那会不会太晚?其实也不晚,就像我们所讲的,在备考的这5个月当中,把我们的复习拆分成为像刚才伟伟老师讲的,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去复习,有方向性有针对性。量身定植自己的学习计划,所以说既不早也不晚。还有个问题就是我们刚才主持人提到的,就是做了无用功。那我认为做无用功最大的一方面在行测里考的怎么样,就是复习方向有偏差,这是什么意思呢?有过复习经验的同学,或者说我们现在电视机前,或者网友们一定是有一定的复习经验的,你会发现在我们的行测备考当中,很多题目是有点让我们弄不大清楚的。直观感觉有些题目可能说,你看到这样的一个答案我选A,那个选B.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什么啊?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支持这样的一个选项。或者有一个要更加符合我们考试备考的一个整体思路,而不能是怎么样?不能去被误导,所以说在备考过程中,要很好的去掌握全面的备考信息,这个太难了。不然你想,你掌握了一套理论恰恰是我们的反方向,你学的正好是跟我们考试向背的,那你的行测学的再努力再认真,考完试了以后成绩也不会太好太理想。所以说结合好自己的真实情况,少走冤枉路,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的复习刚刚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