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差异化备考2015国考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国教育在线 2014-07-25 大 中 小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每年报考国考的人数都非常多,那么身份也都不一样。一般来说除了应届毕业生,还有什么样的人群报考国考的人数比较多的呢?或者说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参加咱们国考?
刘伟伟:主持人问这个问题非常好,为什么说非常好呢?因为大家看,只有你想清楚了、想明白了,这个职位是不是适合你,然后你才会有兴趣的去学习,才会有目标性的去工作,所以大家看,想清楚想明白很重要。拉出来给大家分析分析,在我们的国考这个考试的人群中,除了应届毕业生中占绝大多数,这个时候其他的岗位,其他岗位要求的话,你会发现在地市级和副省级,岗位的要求中,它经常会凸显这样的表述,说工作经验满两年,两年以上。那在此这个话,它还会有另一个人群,就是在职的工作者,或者是已经工作了两年或三年的这些社会的人员。大家要了解,应届毕业生是一种,另外一方面是有工作经验的,或离职全新备考的,另外一方面是社会的在职人员。
就此来说的话,大家看这是备考的一些人群。另外一方面大家要思考另一个话题,就是这样一个话题,究竟我该不该报公务员,该不该、适不适合,你需要自己去分析一下你个人的情况。什么样的人比较适合报公务员呢?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人。我们说公务员他的选拔考试,考的是德才兼备。首先在很多地方的公务员考试中或者国考中它会凸显一个品德,对品德的一种考量。有的同学说,怎么通过笔试还能看到品德呢?大家会发现真正要考上这个岗位,不仅有笔试他还有面试两个环节。在笔试和面试当中的话,都会测查一些题目,通过题目去问你,然后你去回答,然后再考量考量这个考生的品德是不是符合公务员队伍的需要。所以大家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当前讲求诚信或者高尚的品德,这很重要。
这要早些年的话,在面试环节经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报考公务员?在08年以前很多人都会这样去作答说我是抱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样一种心态报考公务员的,我们这个话虽然很简单,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表述很简单,但是它背后承担了很多的责任。就此来说的话,08年以后这样的题目还会出现,说你为什么要报考公务员。当然答法就各不一样了,因为08以后很多考生就不再会选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语言了。因为我们说很多同学都学会了这样作答,就形成了一种模式化和套路化的表达了。就此大家看,说这个例子,想跟大家说的是,一般情况下报考公务员的同学,要做好为人民服务的这样一种准备。
心理准备要做好,我们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说我考上公务员之后手中有了权利,或者公务员岗位它待遇高,或者是相对很稳定。就像大家可以看到,2014年的国考申论,国考申论地市级和副省级,第一则材料中都举了一个故事,举的是一个工作在体制之内的小周的故事。小周他是一名公务员,他工资稳定,一个月大概有一千七八的工资收入,另外一方面他通过个人努力、家庭帮助贷款买了房子,然后他想买车,但是无力为之,放弃了,女朋友是名研究生工资至少七八千。他心里有压力,他一心想走出这个体制之内,改变现在的状况,但是他又没有勇气,因为习惯了这种安逸的生活,这种安逸一旦被打破,他心理上难以承受。为什么要考这样一则资料呢?其实命题人应该有双重的想法。
就是告诉在座的所有的考生,你在答申论的同时,你要考虑考虑在你走入体制之内或者考上这个公务员,有可能你的境遇、你的状况和小周是一样的。所以就此来说的话大家可以看,我们首先要抱着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这样一种心态去报考。另外一方面的话还要做好心理准备,这种心理准备就是你考上公务员,不一定就像你想象的,一定有高收入或者有非常良好的环境,不要对这些有太过多的一种期望。当然大家每个人去希望、去想象是可以的,但是很多同学考上公务员之后,都会走入基层,走到一线中去和农村的群众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民众的疾苦,了解民众的需要,然后回到工作岗位上做出一些科学的决策,真正实现扶民困、解民忧这样的一种工作的职能。
就此大家看,什么人适合报考公务员?我总结一下,首先大家要做好为人民服务的这样一种心理准备,然后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吃苦要到一线去到基层去,就像我们中央现在践行的走群众路线,你要做好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才可以。所以大家好好想一想,想一想这个岗位是不是适合你。另外一方面的话在报考的时候,你还要结合着自己的专业,结合着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一起来分析这个岗位是否符合你的需要,这是给大家分析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