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公务员面试热点:广东省情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广东公务员考试网 2010-06-07 大 中 小
第二章 历史概况
第一节 历史沿革
广东,古为百越之地。距今约12.9万年以前,岭南的土地上就出现了早期古人(马坝人)。商与西周时代,居住在这里的广东先民便与中原商、周王朝有了直接的或间接的经济文化往来。春秋战国时代,岭南与吴、越、楚国关系密切,交往频繁。历史上楚庭、南武城的传说,就反映出这一时期岭南与楚、越的关系。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统一岭南,结束广东境内土邦小国自治状态,设置郡县。唐开元二十九年(741)设岭南东道,宋代广东大部分属广南东路,“广东”一名由此简化而得。元代广东分属江苏西行省和湖广行省,明洪武九年(1376)将“省”改称布政司,设广东布政司,清代改称广东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11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65年原合浦专区划归广西,1988年海南从广东省划出,单独设省。现在,广东省共设有副省级市2个,地级市19个,县级市31个,46个县(其中民族自治县3个),45个市辖区(县级)和东沙群岛的行政区域。
第二节 历史文化遗产
一、广东文化名人
地处南疆的广东省,文化发展要略晚于黄河、长江流域,但港口位置的重要性一旦显现,它的发展速度就明显快于内地,后发而先制。在这片土地上,既有赵佗、袁崇焕这样声名显赫的武将,也有海瑞、杨一清这样的饱学之士,而秦代时的任嚣、南北朝时的冼夫人,都是为全民族大融合做出极大贡献的民族英雄。在这里,既有六祖慧能传道说法,也有张九龄、屈大均这般文人雅士,留下了一篇篇华美的诗文。
到了清朝末年,屡试不第的秀才洪秀全在冯云山的协助下,在广西桂平建立了“拜上帝会”,吸收了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等2000人为会员。1850年12月,洪聚集会徒宣布揭竿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并以会徒组编建成太平军与清廷兵马开战。翌年二月,他宣告即位太平天国天王,随后又分封东西南北各王,并以杨秀清为东王总制各路兵马与朝政。1864年,南京陷敌,太平天国灭亡。
1888年9月,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祖国的危亡,批判因循守旧,要求变法维新,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的主张。1895年~1898年,康有为积极地进行了变法实践。1895年8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1898年6月16日,6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准其专折奏事,筹备变法事宜,史称戊戌变法。后因慈禧太后的干预,维新运动失败。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软禁,康有为之弟康广仁被杀,康有为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
1895年春,梁启超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孙中山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翻满清。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文被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都称他为“革命先行者”。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领袖。
除了声名显赫的文官武将、变法志士、民族英雄,这片土地上同时也哺育了无数文采斐然之士。如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又如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郭凤女师徒,有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也有广东芭蕾舞团创建者张丹丹,有省作协主席陈残云,也有雕塑家潘鹤。他们用自己的一己之长,在这片土地上描绘出一片别样的风景,为广东省文化事业的发展壮大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二、民间表演艺术类(40个)
民间音乐:梅州客家山歌(梅州市)、中山咸水歌(中山市)、广东音乐(广州市、台山市)、潮州音乐(潮州市、汕头市)、广东汉乐(大埔县)、湛江人龙舞(湛江市)、汕尾滚地金龙(汕尾市)、广东醒狮(佛山市)、普宁英歌(揭阳市)、潮阳英歌(汕头市)、惠东渔歌(惠州市)、麒麟舞(海丰县)、沙头角鱼灯舞(深圳市)、禾楼舞(郁南县)、蜈蚣舞(汕头市澄海区)、瑶族长鼓舞(连南瑶族自治县)、古琴艺术岭南派(广州市)、佛山十番(佛山市)、埔寨火龙(丰顺县)、人龙舞(佛山市)、荷塘纱龙(江门市蓬江区)、乔林烟花火龙(揭阳市)、醉龙(中山市)、席狮舞(梅州市)、湛江傩舞(湛江市麻章区)
民间戏曲:潮剧(汕头市、潮州市)、正字戏(陆丰市)、粤剧(广东省文化厅、广州市、佛山市)、西秦戏(海丰县)、白字戏(海丰县)、花朝戏(紫金县)、陆丰皮影戏(汕尾市)、高州木偶戏(高州市)、潮州铁枝木偶戏(潮州市)、广东汉剧(广东汉剧院)、潮剧(揭阳市)、五华提线木偶(梅州市)
民间曲艺:龙舟说唱(佛山市顺德区)、蔡李佛拳(江门市新会区)、潮州歌册(潮州市)
三、民间造型艺术类(33个)
佛山木版年画(佛山市)、广东剪纸(佛山市、汕头市、潮州市)、广绣(广州市)、潮绣(潮州市)、象牙雕刻(广州市)、潮州木雕(潮州市)、东莞千角灯(东莞市)、石湾陶塑技艺(佛山市)、端砚制作技艺(肇庆市)、凉茶(广东省文化厅)、雷州石狗(雷州市)、广州玉雕(广州市荔湾区)、阳美翡翠玉雕(揭阳市)、广州榄雕(增城市)、佛山狮头(佛山市)、灰塑(广州市)、嵌瓷(汕头市、普宁市)、新会葵艺(江门市新会区)、英石假山盆景技艺(英德市)、枫溪瓷烧制技艺(潮州市枫溪区)、广彩瓷烧制技艺(广州市)、香云纱染整技艺(佛山市顺德区)、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江门市)、龙舟制作技艺(东莞市)、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艺(广东省安琪食品有限公司)、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广州陈李济制药厂)、广东内画(汕头市)、潮州木雕(揭阳市、汕头市)、大吴泥塑(潮安县)、佛山彩灯(佛山市)、潮州花灯(潮州市湘桥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广州市)
四、民俗风情类(13个)
民俗:瑶族盘王节(韶关市)、小榄菊花会(中山市)、瑶族耍歌堂(清远市)、 泮村灯会(开平市)、佛山祖庙庙会(佛山市)、南朗崖口飘色(中山市)、台山浮石飘色(台山市)、吴川飘色(吴川市)、河田高景(陆河县)、斗门水上婚嫁习俗(珠海市)、潮州工夫茶艺(潮州市)、澄海灯谜(汕头市澄海区)、佛山秋色(佛山市)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