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重点对象:余秋雨的诗集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华图教育 2012-01-12 大 中 小
近几年的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几乎每年必考余秋雨。在200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中,有一道真题直接出自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集《山居笔记》;在201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中,有两道真题直接出自余秋雨的另外一部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活跃于中国文化界,多次担任青歌赛的评委,被认为是浙江的文化骄傲。所以在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真题,多道言语真题直接出自其作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说考生对余秋雨并不熟悉,对其作品也没有深入的了解,对余秋雨的行文风格也不是很清楚,怎么做好这一类题目呢?以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真题为例: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福,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 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当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况这实在已是一种 。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苦涩 奢望 B、辛酸 奢求 C、历练 幻想 D、风雨 梦境
解析:这道题目选自《文化苦旅》的前言部分,如果说考生对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并不熟悉,并不了解余秋雨的行文风格,这都不要紧,考生完全可以从这道题本身的逻辑关系作出答案。
"焦灼后的会心","会心"是褒义词,"焦灼"是贬义词。" 后的回味","回味"是褒义词,"回味"之前肯定也是贬义词。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A和B,苦涩和辛酸和贬义词。"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况这实在已是一种 ",根据"首选形式,兼顾内容"的原则,中国人写文章非常讲究形式的格律化,讲求前后对仗、前后对偶、前后呼应,哪个词能和"希望"前后呼应,构成形式的格律化,前后呼应,只有奢望,所以选A。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