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专家指导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十大技巧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公教育研 李永新  2009-10-20    

  昨天(19日)是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报名第五天,专家结合多年公务员考试辅导教学实践,认为这是考生报考最佳时机。因此及时为各位考生提供十大报名技巧,帮助考生抢占国考先机,最终实现公职梦想。

  一、掌握“职位精确符合原则”,规避竞争压力。

  什么叫“职位精确符合原则”?就是考生的条件与职位的要求最符合。招考简章中影响考生报考职位的限制条件主要有:第一,学历和学位,有些职位会要求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有些甚至必须是博士的。第二,英语四六级,比如有些职位会在其他条件中说明“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合格水平(2005年后参加考试的,成绩在425分以上)”;第三,政治面貌,是不是党员;第四是基层工作经历,包括工作年限,是否有“三支一扶”、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等;还有很重要的专业这一条件。这五个方面,大家最好能够做到精确符合。

  真正竞争最激烈,报名人数最多的职位,一般不是最好的部门,因为待遇好的部门门槛也高,报考人数会少。要求最低的部门,比如说专业不限,四六级不要求,基层工作经验不限,政治面貌不要求,学历不要求,这样的职位往往是竞争最惨烈的,报名人数和招录人数的比例能到三四千比一的,往往是这种职位。

  专家建议很明确,考生在选择职位时,要综合考量自己的各方面条件和职位的各项要求,选择自己能达到的要求最苛刻的职位。职位的要求会限制你的竞争对手,你的条件就是优势。比如我是中共党员,我就选择中共党员的职位。我英语过了六级,我专门挑六级,我是硕士,我专门挑硕士的,本科的可以不去考虑。通过这种办法,可以把大量的竞争对手排除在门外,这就是精确符合,是很重要的。

  二、掌握沟通原则,及时咨询职位的招录部门

  在报考阶段,总是有考生咨询专家:我的专业和招录单位的专业要求相近但是不完全相同怎么办?我的研究生和本科阶段的专业不同,可否报考本科专业的职位?对此,中公教育专家对广大考生的建议是,对《招考简章》中的专业、学历、学位、资格条件、基层工作经历以及备注的内容等信息需要咨询时,一定及时直接与招录机关联系。

  我们都知道,我们目前的专业设置和用人单位对专业的了解是有出入的。用人单位对专业的了解可能仅限于名称,职位表中的很多专业和学校里的专业只是名称不同,课程体系和学习内容是一样的。如果你青睐的职位的专业要求和你们专业名称不完全符合,但是学习内容或者专业课程设置跟用人单位的专业要求非常符合,那么一定要咨询职位的招录部门。

  不仅如此,在报考的过程中有任何不确定的问题也要及时咨询招录部门。很明确的一点是招录你的决定权在用人单位手中,报考条件的解释权也归于他们,因此考生有问题一定要及时沟通,免得影响自己报考。

  招录机关的电话可以在中国政府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新浪网、搜狐网、中华网教育频道、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在线等网站上查到。

  三、真正了解职位,避免盲目报考

  公务员考试现在几乎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获得一个职位如此之难,那么报考之前一定要对职位有真正的了解。只有真正对某个职位有一种特别强烈的追求,才去选择它。因为归根到底,你竞选到这个职位之后,如果你不能真正热爱它、适应它,你很难做好它。

  考生要按“职位精确符合原则”原则选择十个左右的职位,深入了解职位的工作内容、性质甚至工作环境,有条件的最好能够实际考察,最终选择自己最想获得的职位。公务员的待遇是很好,但是不同的职位是有区别的,很多考生并不了解公务员,入职之后发现跟自己的想象有落差,会很痛苦。如果考生考上公务员以后,最终发现工作和自己的能力、追求不匹配,或者职位与自己的想象落差太大,此时,公务员职位就将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职业选择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把研究工作做在前面要比考上之后因为不符合预期最终离职要美好得多。

  四、权衡笔试和面试,整体考量报考职位

  今年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招考的职位中,面试比例方面跟去年一样,有3:1,4:1和5:1三种,4:1的职位较少。所谓的招录比例是进入面试的人数和招录人数的比例,显然区别在于面试比例5:1的职位要比3:1的笔试容易通过,但是面试中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对此,专家对广大考生的建议是,权衡自己的能力长于面试还是笔试。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只有通过笔试才能进入面试,但是如果面试失利笔试成绩再优秀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考生如果行政能力测验和申论复习得非常充分,但是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的发挥不是非常自信的话,可以选择面试比例3:1的职位;反之则选择5:1的职位。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