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培养"AI+玩具"复合人才!广轻工大拟设产业学院,开发智能玩具设计课程体系
2025-07-04 21:54:00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7月3日,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人工智能赋能玩具产业发展交流对接会”在东莞举行。会上发布了《人工智能赋能玩具产业技术路径及应用场景首批清单》,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实践参考。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陈绩、东莞市副市长李辉、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杨欣斌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玩具生产企业、AI企业、平台企业、行业协会及专家代表等100余人参会。

  陈绩表示,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玩具生产和出口基地,东莞潮玩、澄海玩具优势突出,玩具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之一,院校、资本、企业和创业者争相布局,软硬件企业、大模型企业加快推出适配AI产品,玩具制造企业、新创企业加快发布智能玩具新品,高校及政府搭建的AI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配套支持,人工智能+玩具产业链上下游已初步形成发展局势,AI赋能玩具产业大有可为。下一步,要加快适应消费新趋势,构建AI技术与玩具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一要强化政策配套支持,进一步增强我省AI玩具基因;二要强化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助力企业减少发展成本;三要强化标准体系建设支持,筑牢产业发展根基;四要强化融合创新支持,充分释放产业潜能;五要强化市场开拓支持,树牢企业发展信心。

  李辉表示,东莞作为“中国潮玩之都”和全球重要玩具制造基地,2025年1-5月规模以上玩具制造业产值超百亿元且出口增长显著。面对全球玩具产业智能化、个性化发展的新趋势,东莞将依托产业基础和供应链优势,积极拥抱AI技术,借AI技术推动产品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等,以此为引擎驱动产业升级,积极抢占价值链高端,打造全球玩具“智造”新高地与创新策源地。

  杨欣斌表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将依托现有科研平台、团队实力、专业基础为玩具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一是与企业共建技术研发平台,学校将依托工程中心、研究院所、中试平台、概念验证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平台,研发智能交互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攻关轻量化的环保新材料研发应用、生成本土化IP产品,聚焦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助力玩具产业提质增效;二是与产业共引共享高层次人才,学校将依托国家级教师团队、省级科技创新团队的力量,组建校企联合攻关团队,为玩具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立“AI+玩具”创新实验室和开放共享研发平台、玩具产业大数据中心,破解产业技术瓶颈,助力玩具产业精准决策,整体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三是共同培养产业所需人才,学校将在现有玩具设计等专业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实践实训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同开发智能玩具设计课程体系,开设打造与玩具产业精准对接的专业和专业群,培养“AI+玩具”复合人才,为广东玩具产业发展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

  (上图)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与企业合作研发的“贝妮公主”


  (上图)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与企业合作研发的机甲模型玩具

  会议特邀华南理工大学刘思源教授作主题分享,探讨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玩具产业价值链。阿里云、视源电子、北科瑞声等AI企业,德馨童娱、玩乐童话等玩具企业,以及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跨境电商平台希音等代表在会上分享了AI技术在玩具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创新应用案例。与会企业还围绕合作模式和技术路径展开深入交流。

  据了解,会议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玩具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推进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系列活动之一,标志着广东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玩具产业融合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