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南商学子探访畲族古村:探索“教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5-07-22 09:30:0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近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育见知行”社会实践队走进河源市东源县双田畲族村,开展为期一周的乡村振兴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文化体验、深度访谈等形式,探索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之道。 

  

  团队负责人与蓝书记合影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实践队与村支书蓝金青展开深入交流。蓝书记介绍,该村依托万绿湖生态资源,正着力打造“湖泊+”绿色发展示范区。“我们村以蓝姓居民为主,近年来重点发展文旅产业,但农产品品牌化程度不足仍是发展瓶颈。”蓝书记坦言,村里主要种植水稻、花生等作物,特色农副产品尚未形成规模效应。针对农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化不足等问题,队员们运用市场营销学理论,提出“整合资源、打造地域品牌”的建议,并计划后续协助设计农产品包装和推广方案。 

  教育振兴是团队调研的重点内容。在双田畲族村,实践队深入了解了当地特色教育发展模式。该村创新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将省级非遗项目“蓝家拳”纳入学校第二课堂,并定期举办“蓝大将军出巡”文化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我们已与多所高校合作开发特色课程”,蓝书记介绍道。目前,村里已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创新开设混龄教学班,并联合省内多所高校开发《畲族文化》等特色课程,构建起“教育+文旅”的特色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了乡村教育质量提升。 

  

  队员向蓝贵明师傅学习蓝家拳 

  实践队专程拜访了57岁的蓝家拳非遗传承人蓝贵明。蓝师傅现场展示了包含108式的传统拳法,“猛虎下山”“白鹤亮翅”等招式刚柔并济、形神兼备。“我从10岁开始习武,但现在年轻人怕吃苦,愿意学拳的人越来越少。”谈及传承现状,蓝师傅难掩忧虑。 

  为保护这一非遗瑰宝,村里采取编撰教材、进校园授课、文化节展演等多种方式。“育见知行”的队员们在蓝师傅指导下体验基础招式,并发挥新媒体传播特长,拍摄制作蓝家拳教学短视频,计划在社交媒体平台推广。 

  “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需要守正创新。”指导老师黄舒悦表示,团队将形成翔实的调研报告,为探索“高校+乡村”协同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通讯员 李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