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人居环境学院“七彩知行实践团”在惠州博罗县横河镇花园村等地开展实践活动,以“设计、生态、非遗”为抓手,用专业力量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设计赋能:创意实践激活乡村活力
7月11日至17日,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七彩知行实践团”在惠州市博罗县横河镇花园村开展艺术下乡活动,以“艺术赋能乡村”为主题,通过多元设计实践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活动现场设置压花、陶艺、剪纸、植物拓印等创意体验区,吸引小朋友广泛参与。
在专业指导下,大学生带领小朋友将采集的残落败叶花草制成书签,用陶土创作乡土题材作品,通过植物拓印赋予自然独特文化符号。这些实践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更推动艺术与乡村空间有机融合,为乡村风貌提升提供了创意支撑,助力构建具有美学价值的乡村生活场景。
图为大学生和小朋友展示陶艺作品
图为大学生与自然融合在户外巧制压花书签
图为大学生与小朋友展示剪纸作品
图为大学生携小朋友共绘自然
生态融合:艺术活动厚植环保理念
本次活动紧扣生态保护主题,将艺术创作与乡村自然生态深度结合,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共识。户外写生环节中,大学生与小朋友聚焦花园村自然景观,以画笔记录田园风光与生态之美,强化对本地自然环境的感知与珍视。
团队成员在村内溪边发现509年树龄的秋枫古树,树干粗壮需数人合抱。令人惊喜的是,古树枝干缝隙间,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聚石斛正灿烂绽放。这得益于花园村坚持生态优先,减少人为干扰。此次发现为生态保护提供借鉴,团队队员将持续监测,助力珍稀物种栖息。通过生态艺术活动,大学生与小朋友环保意识显著提升,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共同守护这片绿色家园。活动不仅美化乡村,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图为树枝上发现的聚石斛
图为小朋友在认真学习钱鼓舞
图为大学生为小朋友进行一对一英歌舞教学
图为大学生随徐师傅学习花园大鼓
非遗传承:传统文化焕发时代生机
活动注重挖掘与活化岭南非遗资源,通过展演与互动让传统文化在乡村落地生根。岭南钱鼓舞、非遗英歌舞等传统艺术形式精彩亮相,艺人以精湛技艺展现非遗魅力,引发强烈共鸣。实践团还组织非遗体验课堂,系统讲解钱鼓舞、英歌舞的历史渊源与技艺要点,鼓励小朋友参与学习传承,大学生与民间艺人学习本地非遗花园大鼓,既为非遗注入青春活力,也让传统技艺在当代乡村生活中得到活态传承,有效提升了乡村文化自信。
通讯员 陈蓉 陈文晴 廖宇飞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