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师能帮”平台助力3万教师,广东探索数智化测诊提升教师能力新路径
2025-10-30 17:44:00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

  2025年10月28日,由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举办的“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数智化测诊与提升研讨会暨第一批实验区、实验校授牌仪式”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顺利召开。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阳成伟、教师教育学部部长、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红教授、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认知与技术研究所主任徐晓东教授、教师教育学部谢志勇副教授等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言。此外,来自全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中小学校的专家、校长及教师代表等220余人参会,共商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活动由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副部长黄道鸣主持。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要求,加速人工智能与教师队伍建设的深度融合,推动数智化工具赋能教师精准研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模式。

  专家领航明方向 理论实践双驱动

  阳成伟在致辞中表示,华南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国家级试点单位,积极探索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数智化测诊与精准提升工程,建设首批实验区、实验校,是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实践。学校自主研发的“师能帮”平台已服务全国3万余名教师,通过模态数据实现课堂测评、精准诊断和个性化研训,助力教师从“经验成长”走向“数据驱动”。他强调,要以人工智能推动课堂变革,共建共享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师发展新生态。

  在主旨报告环节,徐晓东作题为《数智时代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范式变革和专业发展》的报告。他从“何以成为好老师”的学理追问出发,以专业视角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了系统阐释。人工智能不能取代教师独特的实践经验和具有教育智慧的即兴教学。他展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师从“因材施教”变成“因类施教”,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实现教师发展的协作化与智能化。最后他强调三种有效助力教师发展的途径:专家进课堂评议促成长、研学助教以及基于关键事件的课例研究。

  随后,王红深入剖析华南师大“师能帮”人工智能研训员如何通过“理论内核+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系统性方案探索解决传统教师研训模式面临的困境。该系统以“输出为本”教学范式为理论基础设计指标体系,实现了多模态数据的精准采集分析,并构建多智能体协同架构。从而建立“测-诊-研-训”一体化闭环体系,助力教师从认知察觉到教学理念转变的发展路径。同时各使用学校建立起人机协同的校本循证教研模式。在此基础上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发展的案例、教学及研究成果转化。她强调,教育人工智能应用应该是“教育赋魂、技术赋能”,通过人机协同将大规模与个性化统一,提供高质量、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

  实操研讨深落地 案例分享见真章

  在谢志勇主持的“教师能力数智化测诊与提升实践”工作坊中,他系统地向大家介绍了教师教学的变革路径,并指出了当下教学与时代步伐不一致的现状。随后,他结合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师能帮”系统实操案例,详解如何将人工智能测诊报告转化为精准的研训方案,破解传统教研“凭经验、缺数据”的难题,达到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评一体化的目标。最后,他公布了实验区实验校的实施推进安排及配套支持资源。

  随后的案例分享环节呈现了广东省各地的实践案例,共同勾勒出数智化赋能教师发展的多元实践图谱。

  深圳市光明区外国语学校王婷书记介绍的“三阶四维”智慧教研生态模式,通过“师能帮”助力学校建设“凤凰文化”,实现教研模式的转变与精准赋能。

  陆丰市东海新龙中学曾纪梧书记分享了县域学校借助数智工具推动教师队伍提质的突围路径。指出在校教师们对于全新的技术,从一开始的“疑虑”慢慢到后面的“信赖”,“师能帮”测诊平台给学校带来了变革性的教学指导和专业支持。

  梅州市丰顺县汤坑中学刘慧慧主任聚焦“县中振兴”背景,分享该校通过与“师能帮”系统进行人机协同的“测-诊-研-训”路径,赋能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为县中学校创新教师发展新形态注入新动力。

  中山市南头镇中心小学卫坤校长展示各个学科、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通过使用“师能帮”平台不断优化课堂互动和教学行为,帮助学校教师队伍实现梯度式成长。

  实验区校授牌 赋师能启新程

  在全场见证下,第一批实验区与实验校代表依次登台授牌,这些单位来自全省各地,将成为广东探索教师能力数智化提升模式的“先行军”,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新动能。第一批实验区、实验校名单见文末。

  总结部署谋长远 数智强师启新篇

  最后,王红作闭幕总结。她表示,本次会议达成“三个共识”:一是让技术为理念赋能,让理念为技术赋魂;二是多用“小帮”智能体,把个性化的内容输入大模型,将更加深度理解教师发展的需求并精准赋能;三是教师要自主培养“数据循证思维”,成为更好的反思者、实践者和教学研究者。她呼吁实验区和实验校紧密团结,共画教师发展新蓝图,共享数智教育新生态。

  附: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数智化测诊与提升第一批实验区实验校名单

  【实验区】

  广州市天河区

  广州市白云区

  深圳市福田区

  深圳市光明区

  佛山市南海区

  佛山市三水区

  中山市东区

  茂名市

  梅州市丰顺县

  【实验校】

  广东广雅中学

  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

  广州奥林匹克中学

  广州市社会福利院附属特殊教育学校

  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

  广州华成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天河区灵秀小学

  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

  广州市天河第一小学

  广州市天河区华景小学

  广州市白云区平沙培英学校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第一小学

  广州市增城区凤凰实验小学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深圳市光明区外国语学校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附属光明凤凰城实验学校

  深圳市光明区理创实验学校

  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

  深圳市光明区长圳学校

  深圳市福田区梅山小学

  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海天学校

  深圳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天健小学

  珠海市鸿鹤中学

  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

  中山市南头镇中心小学

  中山市东区水云轩小学

  中山市东区柏苑中心小学

  中山市香山小学

  中山市东区紫岭小学

  中山市东区松苑中学

  中山市竹苑小学

  佛山市三水区乐平中学

  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博文小学

  佛山市三水区西南中学

  佛山市三水区思贤小学

  佛山市三水区科创实验学校

  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学校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东莞市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

  东莞市第十三高级中学

  清远市华侨中学

  清远市博爱学校

  清远市清城区凤鸣小学

  梅州市丰顺县东海中学

  梅州市丰顺县汤坑中学

  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

  梅州市丰顺县汤西中心小学

  梅州市丰顺县埔寨中心小学

  梅州市丰顺县实验小学

  梅州市五华县第一小学

  陆丰市东海新龙中学

  揭阳市揭西县棉湖第二中学

  茂名市东湾学校

  茂名市桥北小学

  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

  江门市新会区平山小学

  台山市水步镇中心小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