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1人考研全上岸!贵阳学院这个“神仙班级”背后有位“硬核专家”
2025-05-15 19:24:00
贵阳学院

  五月的校园,紫藤花爬满长廊。法学院2021级社工班的微信群却被一连串的“截图”不断刷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录取!”“南京理工大学录取!”“武汉科技大学录取!”“河南师范大学录取!”“湘潭大学录取!”

  消息提示,足足响了二十一次,这个班48人里竟有21名同学“研”梦成真!这21张录取通知书背后,是三年图书馆早出晚归,是互相批改模拟试卷,是深夜走廊里此起彼伏的答疑声,更是班主任谢景慧老师永远在线的嘘寒问暖与加油打气。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21级社工班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离不开学院领导与教师的全力托举。谢景慧老师微笑着说道:“我是在孩子们大三的时候才接手这个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富有潜力的种子,加上我们社工专业的老师们在培养学生上独具匠心,着重塑造同学们坚毅努力的精神,帮助大家提升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鼓励同学们勇往直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信展现自我。”

  社工专业本质是充满爱的专业,我们关注着社会上如贫困家庭、老人孩子等需要帮助的群体,努力让社会变得更美好。在这样有爱的专业氛围中,学院教师真心关爱同学,无论是学习上的难题还是生活中的困扰,都会及时给予帮助与鼓励,成为同学们的坚强后盾。同学之间相处同样满是爱意,学习时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生活中彼此关心互相扶持,专业实践时齐心协力为助人出谋划策,让21级社工班成为了一个温暖的集体。

  谢景慧老师一直坚定地认为,在考研这场激烈的角逐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内驱力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想要真正在考研路上取得成功,绝不能随波逐流,而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主动出击。早在大一的专业课上,老师们就适时地引入人生话题,引导学生们深度思考:“你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学生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让学生们明白,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业任务,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学院充分发挥师兄师姐的榜样力量。那些成功上岸的师兄师姐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学弟学妹们证明: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考研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老师们向同学们分享学长学姐们的真实故事以及收获的胜利果实。这些真实的故事,让同学们看到了努力的意义和价值,也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对成功的渴望。这种内驱力的激发,不仅有助于学生们在考研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更将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研途护航,精准助力

  为了帮助他们在考研的道路上应对更多的挑战,谢景慧老师实实在在地做了许多让学生记在心里的事。组织考研分享会,邀请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分享考研经验。选校时不少人拿不定主意,她便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给她的学生进行规划,把冲刺和保底的梯度说得明明白白,全方位助力学生实现考研梦想。

  初试成绩公布后,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复试环节,法学院为同学们组织了模拟复试。作为考官的谢老师坐在教室里看学生紧张得声音发颤,她就在打分表上记录下来,结束后给予他们建议,不少同学随着一次次的模拟演练,逐渐适应了面试的节奏,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容地应对考官的提问。从最初的慌乱无措,到能够逻辑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许多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切实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为真正的复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增加了成功的可能。

  调剂阶段最熬人,她每天刷各校官网,把缺额信息整理成表格发群里,哪个学校要社工相关专业、联系电话标得清清楚楚。在学生不知所措时,谢老师像在迷雾里的明灯,让慌神的学生知道往哪走。

  21社工班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法学院全体老师的辛勤耕耘、学长学姐的无私传承以及同学们自身的拼搏奋斗,更离不开同学们的努力与坚持。这份沉甸甸的收获,既凝聚着集体的温暖力量,又包含着每个人不懈的坚持与追求。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