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润心 以爱为礼!贵阳新世界学子用阳明心学深情礼赞母亲节
情暖五月天,感恩母亲节。5月11日,来自贵阳市新世界学校三(1)班知行中队120余名学生及家长齐聚贵阳孔学堂,开展了主题为“阳明心学传孝道·夏至荷风寄母恩”的实践教育活动,将阳明心学的智慧与母亲节的感恩之情交融,共同谱写了一场“知行合一”的孝道赞歌。

礼仪为桥,孝心启程
活动伊始,学生及家长们在庄严肃穆的“大成殿”前聆听《传习录》中“孝是人之根”的深刻教诲。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们一同行“三拜礼”,弯腰揖手间,千年孝道化作无声的感动。


紧接着,亲子共读《大学》,朗朗书声中传递着人伦义理与忠孝节义的古人智慧。学校精心制作的感恩视频让许多母亲湿了眼眶,感慨万分。而在“家书传情”的环节中,孩子们与家长将文字化作传递爱意的桥梁,开启一场跨越年龄与身份的对话,现场洋溢着一片融融暖意。


随后,一捧芬芳的康乃馨、一个温馨的拥抱、一句充满爱意的“妈妈我爱你”,将活动推向高潮,花香与礼韵中,孝心悄然生根。

文化寻踪,知行相长
在参观孔学堂的环节中,学生们在家人的陪伴下,跟随讲解员走过大成门、孔子展览馆、儒学馆和阳明馆,从孔子的生平到阳明心学的精髓,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


他们边走边听边看,深入领会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念。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也为亲子家庭搭建了一个沟通互动的桥梁,加深了彼此间的情感纽带。


午后的“亲子协作”则让文化“活”了起来:射箭搭弓的专注、投壶命中的欢呼……射艺体验让学生及家长们领略了古代“君子六艺”的魅力,而“协作飞扬”游戏中,亲子合力让彩虹伞上的软球腾空而起,默契与温情在互动中流淌。



巧手承韵,心愿寄远
在六艺学宫,亲子家庭共同制作夏至锦缎香囊,传统技艺在指尖流转。老师娓娓道来四大名锦的工艺故事,孩子们与家人认真聆听,共同缝制夏至香囊,在一针一线间传承千年习俗。




不仅如此,老师还以王阳明“亭前格竹”典故为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传统制舟工艺的相关知识。亲子家庭亦分组动手制作了竹编小船,通过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感悟先贤智慧。



活动尾声,学生与家长携手登上杏坛,将写满心愿的木牌高高悬挂。“我想成为像孔子一样的老师”“希望妈妈永远健康”……稚嫩的笔迹承载着真挚的祝福。微风轻拂,木牌叮咚作响,此刻,随风轻响的不仅是志向,更是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


此次活动在合影中圆满落幕。这场融合了礼仪、非遗与亲情的文化之旅,不仅让母亲节超越了形式的感恩,更成为唤醒文化基因的精神仪式。当孝道从经典走向生活,当文化从课堂浸润心灵,贵阳市新世界的学子们已然在知行合一中,触摸到了中华文明最温暖的脉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