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部国际近视防控与视觉健康论坛于3月13日-16日在成都召开,本次会议以“聚焦‘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与‘全年龄段视觉健康管理’”为主题,涵盖行业前沿技术、临床实践、产学研合作及人才培养等议题。本次会议吸引国内外顶尖眼视光专家、学者、临床医生及行业代表相聚蓉城共商近视防控技术新进展、斜弱视诊疗的数字化创新、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多方协作、视光教育与人才培养。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教研室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共同完成的《基于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眼科专科联盟建设探索与思考》《基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讨肠道菌群与圆锥角膜的因果关联》论文获得论坛壁报交流,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名誉主任朱健华教授在大会上作《调节对儿童近视防控的影响》和《关于儿童弱视诊疗的问题思考》的发言、外聘兼职教师大连板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隐形眼镜事业部学术部经理周宗汉作《一点就透-Menicon Z Night 的精准验配》发言、大连板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隐形眼镜事业部西南大区主管王森作《目立康的安全哲学》。
通过学习论坛的深入研讨,眼视光技术专业教研室明确了课程建设与科研发展的双轨提升路径。在课程体系优化方面,增加数字化诊疗技术(如VR训练、离焦镜片验配)的实践教学模块,强化多学科协作能力培养,融入“医-校-家”联动的案例教学。后期争取机会与汇鼎光学开展校企合作,引入灵动因子镜片验配技术培训,提升学生临床技能。在科研创新领域将实施“前沿追踪+标准对接”战略:重点布局视光领域前沿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大脑可塑性理论的近视防控机制、个性化离焦镜片光学设计等课题,组建师生联合科研团队参与临床实证研究关注视光领域前沿课题(如大脑可塑性理论、个性化离焦技术),鼓励师生参与临床研究,加强国际交流,对标亚洲眼视光执业管理协会(AOMA)等机构的行业标准,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视光师执业能力培养框架,全面提升专业国际化办学水平。
本次论坛为眼视光领域提供了技术革新、教育升级和行业协作的全面视角。未来,高职院校需紧跟“精准化干预”和“数字化诊疗”趋势,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视光人才,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视觉健康目标。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