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注意!百强企业校招最爱去的大学排行榜
2016-03-09 10:27:00
新浪

  二:高考志愿选择专业的三种实用方法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说是高考的最后一道坎,它决定着你以后上什么样的大学,读什么样的专业以及今后的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填报志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在高考填报志愿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专业呢?

  第一种方法:根据性格选专业

  性格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性格外向的——爱说、想说、敢说,这种孩子适合报政、经、管等所谓的社会学科;

  性格内向的——不爱说,不想说,不敢说,这种孩子适合学文、史、哲这些研究性的;

  动手能力特别强——爱动、好动,这种孩子擅长学工科;

  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强——建议学理科。

  家长可以对照着看一下自己的孩子特别突出的是哪一项或者哪两项,根据这个和孩子的兴趣爱好圈定孩子报的专业,这是一种参考方法。家长可以在新浪高考志愿通上http://zhiyuan.edu.sina.com.cn/query/view/给孩子测试一下潜在的性格。

  第二种方法:按排除法选专业

  我国高校现行有12个学科门类,它们是:(1)哲学;(2)经济学;(3)法学;(4)教育学;(5)文学;(6)历史学;(7)理学;(8)工学;(9)农学;(10)医学;(11)管理学;(12)艺术学。

  首先让孩子确定是学哪一个大类,大多数孩子还是比较好选的。然后再把大门类下的学科列出来,让孩子选。如果不好选,可以采用排除法,把不喜欢的排除。

  当然,家长得找各专业的相关知识给孩子,供孩子参考,不能不了解而随意选取。各专业相关知识大致包括5个方面:

  1。了解专业内涵;

  2。了解课程设置;

  3。专业的就业方向;

  4。专业的就业形势等情况;

  5。本专业将来有无读研的必要。

  第三种方法: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1。还要考虑自己孩子的身体状况

  考生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录取,考生应参照教育部和卫生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自己的体检结果填报志愿,对因身体条件学校不予录取的专业,或者考生不宜选报、就读的专业,要谨慎填报。

  2。家庭经济条件

  就是看自己的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这也是填报志愿必须考虑的因素,要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收费标准。

  3。家长的人脉关系

  也就是此专业家长可不可以为孩子将来就业提供渠道支持。

  高考志愿填报被很多人称作是“第二次高考”一点也不为过,考一个好分数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填好志愿,再好的分数也会被浪费。

  三、阅卷老师亲自整理的各科考试得分宝典

  语文

  1。简单题目更要仔细认真。尤其是,名句默写、字音、词语、病句、句子衔接等。

  2。做文言文部分,应在通读基础上再去做断句和翻译。断句时,注意实词和虚词相关联,断句断的是句,不是词。

  3。认真审题。比如一道题问的是春天的时节,答案是“早春”,而有考生错答为“春天”。

  4。作文题目。不要漏写,更不要擅自改变。

  数学

  1。检查关键结果。解题过程中得到关键结果,要审查一下这个结果有没有错。一旦出错,后面的解答也是费力不讨好。

  2。难题不要怕,会多少写多少。高考数学评卷的主观性很少,评分细则都是细分到每一分,就算不会做,写几个公式也能拿分。

  3。“做快”≠“做对”。数学高考应先将准确性放在第一位,不能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狠抓基础题,先小题后大题,确保一次性成功。

  4。数学没有倒扣分,不确定大题不要涂掉。考试结束前几分钟,切记不要草率地把怀疑做错的大题的解答过程从答卷上涂掉,此时如果还有题目没有做,那么直接把你的分析过程写在答卷上。

  英语

  1。注意把握篇章的整体信息,充分考虑语境线索的提示。

  2。注重常用词汇和句型的正确使用。

  3。仔细审题并提取重要信息点。

  4。有效适度地使用从句和连接词。

  5。写作类题目不要照抄原文,尝试用自己的话语表达意思。

  地理

  1。审题清楚,获得有效信息,表达专业,不要泛泛而谈。

  2。充分利用试题中的背景材料,分辨选择题的干扰项,有些选项叙述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不相关。

  3。安排30-35分钟解答地理科的非选择题。综合题答题要有条理性,尽量使用地理专业术语,避免表达口语化,注意错别字。

  政治

  1。认真审题,思维缜密。对于较为熟悉的题,不能凭感觉去答题,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需要花一两分钟去审题。

  2。思路清晰、有条理、符合规范。关键词、观点术语等一般摆在第一句,先将原理写出来,在联系考题里的实际情况展开论述,在各个原理前要标上顺序。

  3。在综合性大题中需要将多个考点穿插起来的,要有清晰的分解点。

  历史

  1。发散思维。主观题部分要多写,但不是围绕一个角度写,要获得多个要点,从多角度回答。

  2。利用好非选择题的材料信息。

  化学

  1。化学专用名词不能写错,建议考前几天多翻翻课本,再熟悉一下基本名词和实验装置。

  2。防止化学用语表达错误,例如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漏写、写错,方程式没有配平等。

  3。注意有机物结构式书写错误,多个“H”、少个“H”的情况都不少见。

  4。注意答题的文字表述清晰明了,如果字迹潦草条理不清,会影响阅卷老师的判断。

  物理

  1。实验题中最后答案的有效数字要求非常严格,答题时对于题中要求取几位有效数字要注意看清楚。

  2。警惕容易题目失分。考生在训练时解易题一定要将过程和结果写出来。

  3。物理的大题部分基本是靠公式来得分的,考生要寻找关键点来列方程,列对了方程和公式就会有分得。

  4。在最后几天里,建议抽时间到实验室去动动手,将往年的高考实验题部分的实验操作进行一遍。

  生物

  1。一些涉及因果分析、推理的题目,考生应该注意表达的清晰。

  2。答题过程中避免出现错别字,特别是专有名词。

  3。实验题注意审题,把握题目中给出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