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第二节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http://teacher.eol.cn 来源: 作者: 2012-11-01 字体:大 中 小
第二节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 ★★★
(一)洪秀全和金田起义
1843年6月,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会众万人在金田村“恭祝万寿”起义,是为金田起义。洪秀全称天王,建立“太平天国”。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州(今蒙山县),洪秀全分封诸王: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西王以下各王俱受东王节制,史称永安建制。
(二)定都南京和北伐、西征和石达开远征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在此,随即展开北伐及西征。
北伐军虽然一度进至天津附近,但因孤军深入,最终在1855年全军覆没。西征军的进展比较顺利,先后攻下安庆、九江、武昌等地。
1854年,西征军在湖南遭遇曾国藩新建立的湘军抵抗,湘军反攻至九江附近。
1855年初,翼王石达开大破湘军,复陷武昌。1856年5月,石达开与秦日纲会师天京,大破清军江南大营,解除了清军对天京三年的包围,至此,太平天国军事上的胜利达到了全盛时期。
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奉诏回京,被军民尊为“义王”,合朝同举“提理政务”。后因天王的猜忌,石达开被迫于1857年5月离开天京,前往安庆。1863年5月,石达开在四川大渡河陷入清兵包围,全军覆没。
(三)太平天国后期斗争
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后,在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的协同配合下,曾一度使太平天国面临的危局有所好转。但是,清政府也日益加紧对太平军的攻击。
当时摆在太平天国面前的首要任务,是解救天京的围困。在陈玉成和李秀成的指挥下,1858年8月,发动浦口战役,攻破江北大营,打通天京北岸的交通。同年10月,挥军西上在庐州三河镇歼灭湘军最精锐的李续宾部。这两场决定性的胜利,扭转了天京事变后濒临覆亡的形势,粉碎了清军攻取天京的企图,从而稳定了太平天国后半期的战局。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地在长江下游,要保卫天京,必须虎踞上游武昌、九江、安庆三重镇。自天京事变后,武昌先失,九江继陷,天京最后一道屏障只有安庆。1861年7月26日,安庆被湘军攻陷。从此湘军以安庆为大本营,向天京进攻。
1862年,曾国藩开始实施三路进攻太平天国的计划,他一面派李鸿章率领新成立的淮军乘赶到安庆迎接的英商轮船去上海,一面派曾国荃率领湘军从安庆出动向天京进犯,同时,又派左宗棠率领湘军从衢州进攻浙江。天京处于多面夹击的状态。1864年夏,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