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机考真题中学教育学答案(一)
http://teacher.eol.cn 来源: 作者: 2012-12-18 字体:大 中 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
2.A【解析】理论联系实际要求两者相联系而不是割裂。
3.C【解析】略。
4.C【解析】略。
5.B【解析】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6.D【解析】“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继承性。
7.C【解析】《论语》是孔子的言论集,汇集了孔子的政治、哲学、伦理等思想,也包括了他的教育思想。
8.A【解析】校园文化是学校创立的为保证各种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文化形态。
9.A【解析】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教育必须顺应这些特点,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10.B【解析】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故科技进步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
11.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密切关联的,可以互相补充。
12.D【解析】二者都过分强调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3.D【解析】学生文化与成人价值观,既有差异又有相同的地方。
14.D【解析】夸美纽斯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识开始的。”他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15.A【解析】杨贤江是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人,他于1930年出版了《新教育大纲》。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维多利诺、伊拉期诺、拉伯雷、蒙田、尼德兰。
2.ABCD【解析】学校的精神文化可以分为四方面:理想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价值成分。
3.ABC【解析】教育的双重属性是指教育的传递、深化功能和构成文化主体。
4.ACD【解析】不同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教育目的也有不同,我国的教育目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优越的社会制度保障教育的极高的社会效益和坚持全面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等方面。
5.ABCD【解析】普通中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有:一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二是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三是建立民主和法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四是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五是养成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6.ABCD【解析】《学记》中的教育思想主要有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
7.ABC【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
8.ABCD【解析】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主要体现在身体发展、认知、情意和自我教育能力四个方面。
9.ABCD【解析】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同时还要考虑受教育者的发展要求、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等因素。
10.ABCD【解析】学生享有合法的权利: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身心健康权,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和人身自由权等。
三、是非判断题
1.×【解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2.×【解析】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演化、创造出来的,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物质文化三部分组成。
3.√【解析】略。
4.√【解析】略。
5.×【解析】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信念。
6.√【解析】略。
7.√【解析】略。
8.√【解析】略。
9.×【解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
10.√【解析】略。
11.×【解析】这是朱熹的话,包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12.√【解析】略。
13.×【解析】教学计划是全面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必然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的特征。
14.×【解析】在“引入提问”中,教师可采用的策略有:(1)突出道德争端;(2)询句“为什么”的问题;(3)使情境复杂化。
15.×【解析】学校教育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效率的再生产。
四、情境分析题
(一)1.ABCD
2.ABCD
(二)1.B 2.ABCD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