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重庆市教师资格证报考流程

http://teacher.eol.cn  来源:  作者:  2009-11-24  字体:  

  >>重庆市教师资格认定区县报名点及联系方式

  >>重庆市教师资格证书补办流程

  重庆市教师资格认定每年只有一次,测试分为理论考试和教育教学能力考察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测试都通过以后,才可以申请教师资格。考生在能力考察报名时须提交所有申请材料,能力考察合格后自动转入认定阶段。

  对于非师范类应届毕业生和需要参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的考生而言,整个流程需9个月时间,如申请认定2008年教师资格,则从2007年10月报名开始,到2008年6月颁发“教师资格证”结束。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报名

  1、报名时间。通常是每年的10月8日开始,详情请关注当年文件通知。

  2、报名形式。报名分为两个阶段,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网上报名时填写相关信息,现场确认时提交相关材料并缴费,领取听课证。

  3、报名地点。网上报名请登录重庆市教师资格网(www.jszg.cq.cn),现场确认在考生户口或档案所在地的区县教委人事科,在校学生也可在学校所在地的区县教委人事科。户口和档案均不在重庆市的考生不予受理。

  4、考试费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考试费用为40元/考生。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补修

  1、补修时间。每年11月份,通常在周末进行,具体时间地点安排见重庆市教师资格网上通知。

  2、补修费用。每科72元,于考试报名时一同缴费。

  3、补修不是培训,具有强制性。是针对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考生而设置集中学习课程,以学时教学计算,修满学时为补修合格,因此补修是申请教师资格的必经程序。

  4、对于应该补修而没有参加补修和补修学时未达标的考生将取消其参加考试的资格。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

  1、考试时间。通常为每年12月上旬,具体日期请关注当年文件通知。

  2、考试地点。原则上报名地点即为考试地点,主城区考生在重庆教育学院考试。

  3、成绩查询。考试后1个月后公布成绩,登录重庆市教师资格网查询,对成绩有疑义者,持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到重庆市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查询。

  教育教学能力考察培训

  1、培训为自愿参加,聘请一线教师,学科专家通过讲授,模拟考场等形式帮助考生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培训时间。通常为当年二月底三月初。

  3、培训地点。重庆教育学院组织初中,高中类的培训,部分区县也可能组织相关培训,请关注重庆教育学院和各区县教委的网站通知。

  教育教学能力考察

  1、报名条件。“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两科均合格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能力考察。

  2、报名形式。同理论考试报名程序,网上报名后到现场确认。

  3、考察内容。包括备课,说课,上课,答辩四个环节(第一学历符和相应层次的师范类毕业生只参加答辩环节)

  4、考察流程。环节依次为:现场抽题,45分钟备课,进入测试室,离开,每个考生的考察时间为20分钟左右。

  5、考察地点:申请高中,中职,中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考生在重庆教育学院,万州进行考察,申请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的考生由区县教委人事科组织考察。

  6、成绩公布。高中及以上能力考察于5月10日前后成绩公布,初中以下的考察成绩请咨询区县教委。

  教师资格认定

  1、提交材料。以下材料于能力考察报名时一并提交:

  1)由本人填写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一式二份;

  2)身份证原件和影印件;

  3)学历证书原件和影印件;

  5)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和影印件;

  6)“思想品德鉴定表”一式二份;

  7)由重庆市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颁发的教育学,心理学成绩合格证。

  2、认定时间:5月下旬至7月上旬。

教师人才招聘 

教师人才招聘

教师资格完美备考方案 教师招聘考试每月大事记 教师面试问题 教师面试技巧
高校教师招聘网络推荐季 师范生报考指南 人气排行 师范院校月人气关注度排行榜
教师招聘系统高校评选 教师心理健康:压力 倦怠 特岗教师报考指南 常见问题
教师招聘频道精彩专题汇总 教师导航 教师招聘指南 免费师范生指南 招聘 专业
教师入编考试 招聘考试 教师旅游 “特岗教师”要有特殊保证 中国大学排行榜 600强 师范类
全国高校海外人才网络视频招聘会 博士后科学基金获助人员名单 报考指南 统考分析 答辩技巧 真题

收藏此页   好友分享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每周四发刊中小学教师招聘电子周刊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