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06司考冲刺考点强化练习:法制史篇

http://sifa.eol.cn  来源:  作者:来源:北京律政司法培训学校  2006-09-12    

一、单项选择

  1.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其中“质”指(  )
  A.买卖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
  B.买卖兵器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
  C.带有动产抵押性质的买卖的契券
  D.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

  2.按照周代的礼制,解除婚姻的制度称为“七出”。该七种离婚的条件不包括(  )
  A.不顺父母
  B.有所娶而无所归
  C.恶疾
  D.多言

  3.《法经》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从体例上看《法经》六篇为汉唐律直接继承
  B.《法经》六篇成为秦汉律的主要篇目
  C.《法经》是对这一时期社会变革的一种否定
  D.《法经》中各篇的主要内容未被后世封建法典继承

  4.秦代刑法中的“具五刑”是指(  )
  A.一种死刑
  B.五种羞辱刑
  C.五种赀刑
  D.诛
  5.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死刑复奏制度”确立于(  )
  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秦汉时期
  D.西周时期

  6.在中国封建法律发展史上,最早确立法典12篇结构的是(  )
  A.《开皇律》
  B.《永徽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

  7.宋代的中央司法机构不包括(  )
  A.御史台
  B.丞相府
  C.刑部
  D.大理寺

  8.明代中央司法机构之一为刑部,它的职权是(  )
  A.明代中央复核机关
  B.明代中央审判机关
  C.明代中央监察机关
  D.明代死刑审判机关

  9.在秋审制度中,“案情属实,但危害不大,可以减刑或留待下年再作决定”的称为(  )
  A.情实
  B.缓决
  C.可矜
  D.可疑

  1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 “宪法”的是(   )
  A.《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D.《中华民国宪法》(1947年)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十二表法》是关于土地占有、债务、家庭、继承和诉讼等方面的法规
  B.《十二表法》是罗马最早的立法文献,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C. 《十二表法》是罗马国家的第一部法律,它主要是对罗马习惯法的总结
  D. 《十二表法》的主要特点是诸法合体,私法为主,比较注重对程序法的规定

  12.下列选项中并非英国宪法特点的是(   )
  A.英国宪法的内容很不确定
  B.英国宪法具有很强的延续性,且其渊源具有多样性
  C.英国宪法是柔性宪法
  D.英国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修改程序也更严格

  13.人们形容英国早期的衡平法的诉讼程序时说:衡平法是“大法官的脚”可大可小,其含义最准确的事(   )
  A.衡平法是大法官自己创制的,由大法官自由支配
  B.横平法是普通法的重要补充,但较普通法有更大的自主性
  C.横平法是英国法渊源之一,属于判例法的一种
  D其程序简洁,无需严格遵循先例,大法官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

  14.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国首创的法律制度(   )
  A.最早建立了反垄断法制
  B.制定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首创了违宪审查制度
  C.创造了“遵循先例”的原则
  D.创造了立法和司法的双轨制


























































编辑推荐: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卷一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二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三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四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更多试题及答案请单击查看>> 司法频道>>
国家司法考试报考指南
司考简介 考试内容 报名条件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程序 授予资格 答案异议 成绩查询 合格分数线
港澳台报名事宜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案例分析 经验交流
法理学 宪法 法制史 经济法 刑法 行政法 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民法 商法 卷四综合 司考问答 复习指导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