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9年司法考试法制史模拟题

http://sifa.eol.cn  来源:  作者:来源:学法律网   2009-08-04    

  不定项选择题

  1.秦律规定:凡携带所借公物外逃,主动自首者,不以盗窃论处,而以逃亡论处。如隶臣妾在服刑期间逃亡后又自首,只笞五十,补足期限。这一规定体现了秦律的哪一刑罚适用原则?

  A.区分故意与过失的原则

  B.累犯加重原则

  C.自首减轻处罚原则

  D.区分公、私罪原则

  2.关于《法经》的叙述有:①《法经》的作者是燕国李悝;②《法经》中的《具法》概括了盗、贼以外的各种犯罪行为和刑罚;③《法经》是一部“诸法合体”而以刑为主的法典;④《杂法》、《捕法》多属于诉讼法的范围;⑤《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其中正确的有:

  A.①    B.①②④

  C.⑤    D.③

  3.春秋决狱是法律儒家化在司法领域的反映。下列关于春秋决狱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依据儒家经典——《春秋》等著作中提倡的精神原则审判案件,而不是仅仅依据汉律审案

  B.实行“论心定罪”的原则,根据犯罪人主观动机是否符合儒家“忠”、“孝”的精神,来决定犯罪人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

  C.以《春秋》经义决狱的原则在汉代已经代替了传统的司法和审判

  D.春秋决狱与司法擅断存在一定的联系

  4.对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表述正确的是:

  A.其结构由14章组成,其中包括国民大会、总统

  B.基本精神与《训政时期约法》一脉相承

  C.其结构由14章组成,其中包括行政、考试、监察

  D.基本精神与“五五宪草”一脉相承

  5.下列关于罗马私法的哪(一)些表述是错误的?

  A.罗马法有市民法和长官法之分,其中长官法的内容多为私法

  B.在罗马,早期采取“概括继承”的原则,后来逐步确立“限定继承”的原则

  C.在罗马私法上,自然人的人格由自由权、财产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

  D.罗马法的婚姻包括“有夫权婚姻”和“无夫权婚姻”两种

  6.下列关于罗马私法的哪一些表述是错误的?

  A.罗马法上虽没有明确的法人概念和术语,但已有初步的法人制度。罗马法上法人分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

  B.古罗马实行一夫一妻的家长制家庭制度

  C.罗马法中债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合法原因,即由双方当事人因订立契约而引起的债;另一类是违法原因,即由侵权行为而引起的债,罗马法称之为私犯。但是,准契约和准私犯不是债发生的原因

  D.古罗马所称的家或家族是指在家父权下所支配的一切人和物的总和,包括家父、妻、子女、奴隶和土地等

  法制史模拟真题考试参考答案

  不定项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  C。这一规定体现的是秦律中自首减轻处罚的原则

  2.【答案及解析】  CD。本题考查的是《法经》的内容和意义。

  3.【答案及解析】  C。“春秋决狱”以《春秋》经义为决狱的司法原则,对传统的司法和审判是一种积极的补充,而不是已经代替了传统的司法和审判。

  4. 【答案及解析】ABCD.本题考察的是南京民政府《中华民国宪法》的结构特点。其基本精神与《训政时期约法》和“五五宪草”一脉相承。但碍于政协通过的“宪法修改原则”12条的重大影响,既实行国会制、内阁制、省自治、司法独立、保护人民权利等,又不得不在具体条文上有所变动。

  5.【答案及解析】  C。在罗马私法上,自然人的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并不包括财产权。

  6.【答案及解析】  C。罗马法中债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合法原因;另一类是违法原因。准契约和准私犯也是债发生的原因。

  法制史分值为12分,占总分之2%,法制史对其他学科的贡献值几乎为零。其考查的知识点,大多为记忆内容。为此,法制史复习必须注意以下五点:

  (1)早着手复习,不要认为花一两天即可对付。法制史的记忆内容相对分散、孤立,迅速记忆不可能,必须长时间积累。

  (2)善于在不同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不管这种联系是有道理,还是无道理的,只要有助于记忆即可。

  (3)善于剖析类似知识点的不同之处,不要混淆类似知识点。法制史的重点考察内容是各朝各代的立法情况,注意区分各立法活动的时间、人物、特点和意义。

  (4)法制史的考点应当以专题为线索,以时间为“横轴”进行“一条线”把握。这样有助于理解、比较和综合,也能对付司考中的综合型选择题。

  (5)善于将总结的东西用笔写下来,或者善于将他人总结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这样,每天一有空闲,随时翻看,在不知不觉中把握之。

  中国法制史14句口诀

  1 郑国刑书首公布 邓之竹刑晋之鼎

  2 法经封建数第一 商鞅改律汉承秦

  3 八议制度入曹魏 置于篇首乃刑名

  4 晋增法例和五服 泰始注律属张杜

  5 北齐合二为名例 重罪十条隋唐承

  6 封建五刑始开皇 加役流刑始贞观

  7 永徽律疏耀中华 元后方才称疏议

  8 太祖刑统首刊印 神宗方设编敕所

  9 折杖配役皆太祖 仁宗不仁用凌迟

  10大明仿元设六部 大诰治吏空普及

  11大清律例集大成 现行刑律废七篇

  12新的刑律未施行 民律草案未颁布

  13宪法文件首钦定 国会制定在天坛

  14正式颁布属那部 贿选宪法笑料传

编辑推荐: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卷一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二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三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四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更多试题及答案请单击查看>> 司法频道>>
国家司法考试报考指南
司考简介 考试内容 报名条件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程序 授予资格 答案异议 成绩查询 合格分数线
港澳台报名事宜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案例分析 经验交流
法理学 宪法 法制史 经济法 刑法 行政法 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民法 商法 卷四综合 司考问答 复习指导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