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安徽省司法厅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公告

http://sifa.eol.cn  来源:司法部政府网  作者:  2016-06-12    

  (三)报名方式与时间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实行网上报名方式。报名人员通过互联网填报个人信息、上传照片、交纳考试费、下载打印准考证。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报名时间为6月16日至7月5日。报名人员应当在规定期限登录司法部网站(http://www.moj.gov.cn)进行网上报名。逾期不予补报。

  网上报名流程:

  1、阅读报名公告、报名须知、报名条件和报名流程,了解报名政策和具体要求,做好报名所需各项材料的准备工作;

  2、填写报名信息并作出信息确认承诺,确认本人符合报名条件;

  3、上传本人电子证件照片。报名人员应当认真阅读报名系统中关于电子照片的要求,按提示上传本人近三个月内正面、免冠、彩色(红、蓝、白底色均可)、无妆2寸电子证件照片(46mm×32mm)。照片类型为jpg格式,尺寸要求为宽413像素×高626像素,大小为40kb至100kb之间。照片应当清晰完整,显露双耳、双眉、双肩,不得佩戴首饰,不得上传全身照、风景照、生活照、背带(吊带)衫照、艺术照、侧面照、不规则手机照等,不得进行PS处理。凡电子照片不符合要求的,司法行政机关将作出审核不通过处理并要求报名人员在规定期间内重新上传,直到符合要求。

  符合条件的报名人员,因不具备网络通讯条件或无法自行操作等原因不能完成网上报名的,可在报名期限内到报名地市司法局办理。

  我省只设汉语试卷考点、考场。

  符合规定报名条件的现役军人,应当在规定期限通过全军政工网报名,相关工作由军队负责司法行政工作的部门具体组织。。

  (四)报名材料

  报名人员报名时应当具有以下材料: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

  2.本人毕业证书。

  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时须具有本人学生证和所在学校出具的格式证明(在司法部网站下载),网上报名时,应上传该格式证明电子照片。

  持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者国外高等学校学历学位证书报名的,须具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3.申请享受放宽政策人员,须具有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户籍。网上报名时,应上传户口簿首页及本人页电子照片。

  4.本人电子证件照片。

  此照片将作为本人准考证、考试成绩通知单、法律职业资格授予申请表、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唯一使用照片。

  5.司法行政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

  报名人员应当如实、准确填报个人信息,对上述报名信息作出真实有效承诺。

  (五)考试费

  根据安徽省物价局皖价费函(2007)98号和皖价费(2012)85号文件规定,2016年我省国家司法考试考生交费标准为230元/人。报名人员须准备可供网上支付的银行卡或支付宝账号,实行网上交费。网上交费截止时间为7月10日。报名人员交纳考试费后,因不符合报名条件或个人原因致使报名无效的,交纳的考试费不予退还。考试费交纳成功后,报名人员不得更改报名地。

  交费人员需要开具票据的,应于报名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向报名地市司法局提出确认,并在10月10日至18日工作日期间,到报名地市司法局凭本人身份证领取。

  (六)准考证

  报名人员可于9月9日至9月23日登录司法部网站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报名人员因不具备网络通讯条件或无法自行操作等原因,不能完成网上自行打印准考证的,可在准考证打印期限内到报名地市司法局办理。

编辑推荐: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卷一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二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三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四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更多试题及答案请单击查看>> 司法频道>>
国家司法考试报考指南
司考简介 考试内容 报名条件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程序 授予资格 答案异议 成绩查询 合格分数线
港澳台报名事宜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案例分析 经验交流
法理学 宪法 法制史 经济法 刑法 行政法 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民法 商法 卷四综合 司考问答 复习指导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