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07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二)

http://sifa.eol.cn  来源:  作者:  2007-08-22    

  六、罪数形态

  2.关于牵连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牵连犯必须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

  B.牵连犯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

  C.牵连犯是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罪名

  D.牵连犯是实际的一罪,所以不实行数罪并罚

  3.关于吸收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吸收犯必须是数个独立的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行为

  B.吸收犯的数行为必须存在吸收关系,即前行为是后行为所经的发展阶段,后行为是前行为的当然结果。

  C.伪造货币后又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属于吸收犯

  D.使用破坏的手段盗窃数额较大财物,又毁坏大量财物的,属于吸收犯

  6.甲某为骗取贷款伪造了某储蓄所储蓄章和行政章,并印制了空白存单。然后伪造100万元的存单数份,迅速在一天之内从五个银行分别抵押贷款五笔共500万元。案发时500万贷款被某甲挥霍一空。

  A.某甲犯有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诈骗罪,属于牵连犯,对某甲应当以诈骗罪一罪定罪处罚

  B.某甲犯有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伪造金融票证罪、金融凭证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属于牵连犯。对某甲应当以金融凭证诈骗罪一罪定罪处罚

  C.某甲分别从五个银行骗取贷款的行为,属于连续犯

  D.某甲分别从五个银行骗取贷款的行为,不属于连续犯

  17、下列哪种犯罪是继续犯

  A.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B.受贿罪

  C.遗弃罪

  D.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第六章      罪数形态参考答案:

  2.答案:A.B.C.

  3.答案:A.B.C.

  6.答案:B.C.

  17、答案:A.C.D.

  理由:继续犯也是罪数形态的一种情况,但它实际上对数罪并罚问题没有影响因为我们不会对继续犯发生误认。本题中只有B不是继续犯,其他都是。继续犯常见的有三类,一是像非法拘禁等侵犯自由的情况,由此推及到拐卖、绑架、拐骗。二是不作为的犯罪,以遗弃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偷税罪,不解救妇女、儿童罪为代表,甚至玩忽职守罪在某种情况下也是继续犯,如綦江彩虹桥垮塌案发生在刑法生效以前但适用的是生效后的重法,理由是行为继续到了刑法生效后,否则不能适用新刑法。三是持有型的犯罪,如;持有枪支弹药,窝赃,窝藏。是否是继续犯对于我们只有在追诉程序上有实质的差别,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追诉时效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七、刑罚论

  二、刑罚种类

  5、对下列哪种情形应当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A.甲某犯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

  B.甲某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C.甲某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D.甲某犯抢劫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6. 刑法分则对罚金刑数额的规定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A.刑法分则条文中没有规定具体罚金数额的,罚金的最低额不能少于1000元,对未成年人减轻处罚的,不能少于500元

  B.规定了相对确定的数额的

  C.处以与违法所得为或者犯罪涉及的金额相等的罚金

  D.以违法所得为或者犯罪涉及的金额为基础,处以一定比例或者倍数的罚金

  三、量刑制度

  1、二十五、下列哪种情形构成累犯

  A.甲某因盗窃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24日刑满释放,1997年2月5日又犯抢劫罪,1997年11月被抓获归案。

  B.甲某因盗窃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24日刑满释放,1997年12月7日又犯抢劫罪。

  C.甲某因盗窃罪被判7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24日被假释,1995年1月25日假释考验期满,1998年8月5日又犯抢劫罪。

  D.甲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刑3年,于1998年5月24日缓刑考验期满。2001年5月5日又犯抢劫罪。

  3、下列哪种情形不得适用缓刑

  A.某甲因为交通肇事罪被判处3年零6个月的有期徒刑

  B.某甲1993年5月因为犯走私淫秽物品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1995年5月刑满释放。1999年8月因为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被依法判处2年有期徒刑

  C.某甲1991年7月因为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1993年7月刑满释放。1997年8月因为犯聚众斗殴罪被依法判处2年有期徒刑

  D.某甲因为无钱购买毒品吸食,情急之下,乘人不备,夺取一位老太婆的手提包就跑(包内财物价值4000元),被当场抓获,依法应当判处2年有期徒刑。

  七、刑罚论

 

 

 

 

编辑推荐: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卷一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二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三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四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更多试题及答案请单击查看>> 司法频道>>
国家司法考试报考指南
司考简介 考试内容 报名条件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程序 授予资格 答案异议 成绩查询 合格分数线
港澳台报名事宜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案例分析 经验交流
法理学 宪法 法制史 经济法 刑法 行政法 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民法 商法 卷四综合 司考问答 复习指导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