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07年国家司法考试《民法》模拟试题(二)

http://sifa.eol.cn  来源:  作者:  2007-08-22    

  第六章  诉讼时效和期间

  一、单选题

  1.1981年1月1日晚张某被人袭击打成重伤。经过长时间的访查,于1999年6月30日张某掌握确凿的证据证明将其打伤的人是李某。这时张某要得到法律保护,应当在(  )前向李某提出赔偿请求:

  A、1982年1月1日            B、2000年6月30日

  C、2001年1月1日            D、2001年6月30日

  二、多选题

  1.下列各项中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是: (  )

  A.发生不可抗力  B.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C.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请求  D.向债务人提出请求

  2.因下列哪些民事纠纷引发的争议,其诉讼时效为1年: (  )

  A、拖欠房屋租金;                                       B、寄存物被毁损;

  C、没有经过声明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 D、拖欠承揽劳务费用;

  4.王某骑自行车被一违章车辆撞倒,王某当时未感到损伤,只是自行车被撞坏,通过协商,司机赔偿了自行车费300元。但两年后王某感到经常头晕,经过医院检查确诊为中度脑震荡,原因就是上次的撞车事件。王某为此花了3000元治疗费。王某出院后要求当时的司机赔偿,司机不同意,于是王某起诉至法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告两年后才向法院起诉,诉讼时效已过;

  B.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从伤势确诊时开始计算,因此诉讼时效未过

  C.原告向法院起诉没有超过诉讼时效;

  D.该案的诉讼时效应当从撞车之时开始计算。

  第六章  诉讼时效和期间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题要点:本题主要是发现20年的最长诉讼时效在这儿是个陷阱。20年的最长诉讼时效是从权利受侵害时起算,即从1981年1月开始计算,最后的截至日期应当是2001年的1月1日。但是本案中涉及的身体受到伤害的诉讼时效为1年,从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权利被侵害时起算。而且“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权利被侵害”应当包括知道“加害事实”和“加害人”两个方面。因此1年的起算点为1999年的6月30日,最后的截至日就是2000年的6月30日,没有超过20年的最长期限,所以正确答案为B.

  二、多选题

  1.答案:B、C、D

  解题要点:选项A中的事由属于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选项B、选项C中的行为都是起诉的一种特殊形式。

  2.答案:A、B

  解题要点:掌握《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特别要注意的是,选项C中的行为属于产品责任的问题,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5条的规定,其诉讼时效为2年。

  4.答案:A B D

  解题要点:根据民法理论,对于人身伤害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伤害明显的,从受伤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发现,后经检查确诊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因此选项A、选项D错误。选项B的错误之处在于: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第七章   人 身 权

  一、单选题

  2.刘某在女儿刘英2周岁生日时到甲照相馆为女儿拍照纪念,摄影师乙偷偷留下刘英的照片,将其卖给丙出版社用作挂历。后来乙又将该照片送给丁厂作沐浴露的包装。在本案中侵害陈华肖像权的侵权人是:(  )

  A.乙和丙出版社,不包括丁厂

  B.丙出版社和丁厂,不包括乙

  C.乙和丁厂,不包括丙出版社

  D.乙、丙出版社和丁厂

  二、多选题

  2.甲年过三十未婚,暗恋同事乙。一日,甲在乙门外拾得一本像册,发现正是乙的影集,如获至宝,将其照片悬挂于室内鉴赏,并利用电脑合成技术,将自己的照片与乙的照片合成在一起,制作成画册,题名为“爱的宣言”,向朋友炫耀。甲的行为: (  )

  A、侵犯了乙的财产所有权         B、侵犯了乙的肖像权

  C、侵犯了乙的名誉权             D、侵犯了乙的隐私权

  3.某医院在一次优生优育的图片展览中。展出了某一性病患者的照片,并在说明中用推断性的语言表述该患者系性生活不检点所致。虽然患者眼部被遮,也未署名,但有些观众仍能辨认出该患者是谁。患者得知这一情况后精神压力过大,悬梁自尽。为此患者亲属向法院提诉讼,状告医院。现问,医院这一行为侵害了患者哪些权利?(  )

  A.生命权 B.肖像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

  第八章  物权概述

  一、单选题

  1.1994年,甲将自己所有的一间房屋租给乙居住,租期3年。租期届满,乙继续居住,并按时缴纳租金。1998年,乙出差两周,在此期间,甲决定以15万元的价格将该房出售给丙,并办理了过户手续。乙归来时,丙即要求乙搬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丙买卖有效,乙应搬出该房         B、甲丙买卖有效,但乙有权继续居住;

  C、甲丙买卖无效,丙不能取得所有权     D、甲丙买卖无效,但丙可以取得所有权

  二、多选题

  下列案件中,适用返还原物的情形有: (  )

  A、张某借了王某的手表,向刘某炫耀说是其叔叔赠送的,刘某信以为真,以很低的价格买了下来,王某要求刘某返还;

  B、宋某偷了马某的金项链,并以市场价格卖给了不知情的牛某,马某要牛某返还;

  C、于某借了何某一支金笔,谎称丢失,何某要求于某返还;

  D、甲向乙购羊两只,在乙将羊交给他后,又将羊卖给了丙,把羊交丙得款之后迟迟未付乙羊款,乙无奈要求甲返还两只羊;

  第七章 人 身 权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2.答案:D

  解题要点:首先明确侵害肖像权的构成条件有两个:未经许可使用;以营利为目的。然后具体判断本题中的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这两个条件。三个主体的行为都是未经许可使用且以营利为目的,故都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其中三个主体的营利性体现在:摄影师将底片出售的行为是营利性的;丙出版社出版挂历的行为是营利性的;丁厂生产沐浴露的行为是营利性的。

  二、多选题

  2.答案:A、C

  解题要点:像册本身属于民法上的物,所以拾得后不还,本身属于侵犯财产权的行为,故选项A当选。由于照片合成属于捏造事实,故只是侵犯名誉权,而非侵犯隐私权。此处可能有争议的是是否侵犯肖像权,但根据《民法通则》第100条的规定,侵犯肖像权应当以营利为目的。甲的行为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因此不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3.答案:CD

  解题要点:“在说明中用推断性的语言表述该患者系性生活不检点所致。”属于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故C当选;而将该照片展览则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故选项D当选。由于医院的行为不以营利为目的,故不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另外患者是自杀身亡,很难将医院的行为确定为患者的死亡原因,因此不能认定侵犯了生命权,而只能属于侵犯名誉权的加重情节。

  第八章  物权概述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题要点:根据《合同法》第230条的规定,房屋租赁中的承租人享有优先购买权。同时根据《民通意见》第118条的规定,没有保障承租优先购买权的买卖无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C.

  二、多选题

  答案:(B、C)

  解题要点:返还原物的前提首先是原物存在,其次是所有权没有发生移转,因此常常与善意取得制度联系在一起。在本题中也主要根据这点选择正确答案。

  第九章  所有权

  一、单选题

  1.甲出国留学前将自己的一幅名人字画委托好友乙保管。在此期间乙一直将该字画挂在自己家中欣赏,来他家的人也以为这幅字画是乙的。后乙因生意需要在家中宴请政府官员丙。丙对该字画赞不绝口,于是乙顺势将该字画赠送给了丙。丙在回家的途中因酒醉糊涂,将字画遗留在出租车上。出租车丁略通收藏,发现该字画后便将其私藏,后通过拍卖所进行拍卖。收藏家戊在拍卖会上以3万元的价格买得此字画。甲回国后,四处追查,查得该字画已被戊收藏,便上门向戊索要。下列有关本案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字画仍应归甲所有

  B、因乙是将该字画赠送给丙的,所以丙不可能拥有该字画得所有权

  C、丁负有赔偿损失的责任

  D、戊作为善意第三人,从拍卖会上竞买下该字画,应当获得该字画得所有权

  二、多选题

  1.刘某租住陈某之房,租期至1998年8月,陈某欠刘某10万元债务,应于1998年7月归还,至1998年8月,陈某尚未还债,但要求收回房屋和租金。刘某不可以:(  )

  A、留置该房屋作为担保;            B、出售房屋并优先受偿;

  C、以应付租金抵债;                D、将价值10万元的部分房屋收归己有;

  第十章  财产共有及相邻关系

  一、单选题

  2.甲、乙两人各出资5万元购买了一套商品房,轮流居住,在甲居住期间因连降大雨,房屋倒塌,砸伤行人丙。丙应当向谁主张权利? (  )

  A.甲、乙按出资比例对丙负责赔偿

  B.甲对丙负责赔偿

  C.甲、乙对丙负连带赔偿责任

  D. 甲、乙分别对丙负赔偿责任

  二、多选题

  1.甲和乙共有4间房屋,租给丙开办一商店。现乙为担保对丁所负的债务,将其对上述4间房屋中的共有份额抵押给戊,该抵押已得到甲同意,并在通知丙后在房屋管理局作了登记。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房屋抵押后,甲、乙与丙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

  B.在以出卖共有份额的方式实观该抵押权时,如果甲与丙都愿意购买时,甲有优先购    买权

  C.在以出卖共有份额的方式实现该抵押权时,如果甲与丙都愿意购买时,丙有优先购    买权

  D.在房屋抵押后,甲、乙与丙间的租赁合同即告终止

 

 

 

 

 

编辑推荐: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卷一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二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三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四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更多试题及答案请单击查看>> 司法频道>>
国家司法考试报考指南
司考简介 考试内容 报名条件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程序 授予资格 答案异议 成绩查询 合格分数线
港澳台报名事宜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案例分析 经验交流
法理学 宪法 法制史 经济法 刑法 行政法 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民法 商法 卷四综合 司考问答 复习指导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