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备考试题演练(三)

http://sifa.eol.cn  来源:  作者:  2008-05-13    

  1、甲国军舰"克罗将军号"在公海中航行时,发现远处一艘名为"斯芬克司号"的商船,悬挂甲国船旗。当"克罗将军号"驶近该船时,发现其已换挂乙国船旗。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斯芬克司号"被视为悬挂甲国船旗的船舶

  B."斯芬克司号"被视为具有双重船旗的船舶

  C."斯芬克司号"被视为无船旗船舶

  D."斯芬克司号"被视为悬挂方便旗的船舶

  [答案]ABD

  [考点]国际法上空间划分、公海制度

  [解析](一)本题案例涉及船舶在公海中航行的挂旗行为及其法律规则的适用。首先应注意到船舶航行在公海,应遵循公海的航行规则;其次船舶在同一次航行中变换船旗,显然不可能是通过改变船舶注册国而获得新的注册国船旗,而是一种擅自任意变换船旗的行为。(二)就公海航行制度中的船舶国旗规则而言,任何国家的船舶都可以悬挂其旗帜在公海中自由航行。在公海中航行的船舶必须在一国进行登记并悬挂该国国旗,登记国称为该船的国籍国或船旗国。在公海航行的船舶必须并且只能悬挂一国旗帜,悬挂两国或两国以上旗帜航行或擅自换用旗帜的,可视为无国籍船舶。船旗国应与船舶有真正的联系,并向依其国内法进行登记因而悬挂其国旗的船舶发放船籍文件。国家不得对于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外国船舶给予登记并允许其悬挂本国船旗,这种船旗称为“方便旗”,是受到国际法禁止的。综上,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判断,因而答案是A、B、D。

  2、甲系某国有公司经理。生意人乙见甲掌管巨额资金,就以小恩小惠拉拢甲。后乙以做生意需要资金为由,劝诱甲出借公款,并与甲共同策划了挪用的方式,还送给甲好处费5万元。甲未经公司董事会决定就将100万元资金借给乙。乙得到巨款以后,告知银行职员丙该款的真实来源,丙为乙提供资金账户,乙随时提款用于贩卖毒品。在甲的催促下,一年后,乙归还30万元,后来就拒绝和甲见面。甲见追回剩余70万元无望,就携带乙归还的30万元潜逃。甲半年内将30万元挥霍一空,走投无路后向司法机关投案,并交代了借公款给乙、接受乙贿赂和携款潜逃的事实,并提供线索协助司法机关将乙捉拿归案。乙归案后主动交待了行贿和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请回答。关于甲的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将公款挪用给乙使用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B.甲不知道乙将公款用于犯罪活动,所以甲乙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C.甲携带30万元公款潜逃的行为构成贪污罪

  D.对甲的行为应以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贪污罪实行并罚

  [答案]ACD

  [考点]挪用公款罪的构成特征

  [解析]在本题中,甲将公款挪给乙使用,尽管乙实际用于非法活动,但甲以为乙是用于做生意,乙是以此为由向甲借用公款的。因此,甲的行为仍然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选项A是正确的。尽管甲不知道乙将公款用于犯罪活动,但在挪用公款这一点上,甲乙之间具有共同犯罪故意与共同犯罪行为。因此,甲乙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选项B是错误的。根据1998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和 2003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第8条第1款的规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后,对其携带挪用的公款部分,以贪污罪论处。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根据前引“解释”第7条的规定,因挪用公款进行索取、收受贿赂构成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因此,选项D也是正确的。

  3、某国有企业厂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决定申请破产重整,对企业实施拯救。其拯救措施之一是进行裁员。根据有关法律规定, 对于企业裁减人员的决定,工会依法可采取的行动是:

  A.工会认为该决定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

  B.工会认为该决定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的,有权要求重新决定

  C.被裁减人员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D.被裁减人员提起诉讼有困难的,工会可以代表职工提起诉讼

  [答案]ABC

  [考点]工会的职责

  [解析]《劳动法》第30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由此可知,ABC选项正确。本题难点集中在D选项,工会是职工自治性组织,不具有诉讼主体地位,因此被裁减人员提起诉讼有困难的,工会只能给予帮助,无权代表职工提起诉讼。同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原理,企业工会也是不能代表职工进行诉讼的。

  4、关于强奸罪及相关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欲强奸某妇女遭到激烈反抗,一怒之下卡住该妇女喉咙,致其死亡后实施奸淫行为。甲的行为构成强奸罪的结果加重犯

  B.乙为迫使妇女王某卖淫而将王某强奸,对乙的行为应以强奸罪与强迫卖淫罪实行数罪并罚

  C.丙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强奸了被组织的妇女李某。丙的行为虽然触犯了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与强奸罪,但只能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定罪量刑

  D.丁在拐卖妇女的过程中,强行奸淫了该妇女。丁的行为虽然触犯了拐卖妇女罪与强奸罪,但根据刑法规定,只能以拐卖妇女罪定罪量刑

  [答案]D

  [考点]强奸罪的构成特征

  [解析]在选项A中,甲是在致某妇女死亡后实施奸淫行为,这种奸淫行为属于奸尸,是一种污辱尸体的行为。《刑法》第236条规定的强奸致使被害人死亡,根据我国学者的解释,是指强奸行为导致被害人当场死亡或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对于强奸犯出于报复、灭口等动机,在实施强奸的过程中或强奸后,杀死被害人的,应分别认定为强奸罪、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甲是在一怒之下杀死妇女的,属于强奸过程中的杀人行为,不构成强奸罪的结果加重犯。因此,选项A是错误的。

  在选项B中,乙为迫使妇女王某卖淫而将其强奸的行为,根据《刑法》第358条的规定,属于强奸卖淫罪的加重构成,不是以强奸罪与强迫卖淫罪实行数罪并罚。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

  在选项C中,丙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强奸被组织妇女李某的行为,根据《刑法》第318条第2款的规定,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

  在选项D中,丁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又强行奸淫被拐卖妇女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40条的规定,属于拐卖妇女罪的加重构成,只构成拐卖妇女罪。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编辑推荐: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卷一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二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三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四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更多试题及答案请单击查看>> 司法频道>>
国家司法考试报考指南
司考简介 考试内容 报名条件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程序 授予资格 答案异议 成绩查询 合格分数线
港澳台报名事宜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案例分析 经验交流
法理学 宪法 法制史 经济法 刑法 行政法 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民法 商法 卷四综合 司考问答 复习指导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