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7年司法考试大纲──宪法

http://sifa.eol.cn  来源:  作者:  2007-04-28    

中国教育在线推出 2007年司法考试大纲新旧考点对比:具体考点变动和新增补法律法规 专题 详情点击>>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基本要求:

  了解宪法的词源、特征、本质和分类,英国、美国和法国宪法的产生、发展及特点,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产生,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现行宪法的修正,宪法发展的趋势,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和权力制约原则的含义,宪法作用、宪法渊源的含义,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的含义与特征,宪法结构、宪法序言、宪法正文和附则、宪法规范、宪法关系的含义。

  理解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和权力制约原则的历史发展及其在宪法上的表现,宪法的作用,宪法关系的主体、内容、客体,宪政的含义与特征。

  熟悉宪法的历史发展、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与宪政的基本原理,能够结合《宪法》分析和评价有关宪法案例、事例或法条。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法

  宪法的含义(古代意义宪法的含义 古代意义宪法、近代意义宪法的区别) 宪法的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法的本质(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的集中体现) 宪法的分类

  第二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

  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近代意义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英国宪法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美国宪法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法国宪法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产生) 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旧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现行宪法的修正) 宪法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基本人权原则 法治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

  第四节 宪法的作用

  确认和巩固作用 限制和规范作用 指引和协调作用 评价和宣传作用

  第五节 宪法的渊源与宪法的结构

  宪法的渊源(宪法典 宪法性法律 宪法惯例 宪法判例 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宪法典的结构(序言 正文 附则)

  第六节 宪法规范

  宪法规范的概念 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根本性 最高权威性 原则性 纲领性 相对稳定性)

  第七节 宪法关系

  宪法关系的概念 宪法关系的主体(公民 国家其他主体) 宪法关系的内容(宪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关系的客体

  第八节 宪法与宪政

  宪政的概念和特征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第二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上)

  基本要求:

  了解国体的含义,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与特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爱国统一战线、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公共财产、文化制度的含义。

  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文化制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熟悉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的基本原理,能够结合《宪法》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案例、事例或法条。

  考试内容: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国体概述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爱国统一战线)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的概念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全民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三资”企业)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国家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第三节 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

  文化制度的概念 文化制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

  第三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下)

  基本要求:

  了解政权组织形式的含义与分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含义与特征,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和原因,民族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含义和特征。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及其完善,选举权的原则,选举的组织与程序,选举的保障,我国行政区划的法律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制度,设立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指导方针,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

  熟悉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能够结合《宪法》、《选举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案例、事例或法条。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第二节 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的概念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秘密投票原则) 我国选举的组织与程序(选举的组织 划分选区和选民登记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投票选举对代表的罢免和补选) 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

  第三节 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概述(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和种类 决定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 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 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主要特点) 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的行政区划 行政区域变更的法律程序 行政区域边界争议的处理)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第五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

  特别行政区的概念和特点 “一国两制”是设立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指导方针 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特别行政区政府 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 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予以保留的原有法律 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全国性法律)

 

 

编辑推荐: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卷一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二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三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卷四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试题 答案
更多试题及答案请单击查看>> 司法频道>>
国家司法考试报考指南
司考简介 考试内容 报名条件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程序 授予资格 答案异议 成绩查询 合格分数线
港澳台报名事宜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案例分析 经验交流
法理学 宪法 法制史 经济法 刑法 行政法 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民法 商法 卷四综合 司考问答 复习指导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