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2年四川导游资格考试《口试》大纲

http://zige.eol.cn  来源:  作者:  2012-07-24    

《四川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口试复习资料》考试大纲

  【总体要求】

  本书旨在通过对导游口试相关规定、考试规则、考试流程介绍、应试性导游词写作建议,以及通过对四川旅游资源和背景旅游文化信息的搜集、整理,引领考生认识、了解、熟悉并掌握导游口试的特点、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导言》和四个章节:

  《导言》为2012年考生必须阅读、熟悉的最重要部分。

  《导言》主要陈述2012年四川导游口试规则修订的主旨。首先,教材增加了对口试规则和要求的详细告知;其次,对大量素材进行了分类整理,其中,第二章为“专题文化”,第三章为“途中导游”,第四章为“景点导游”。全书以第一章“导游口试”为重中之重:一是对考生参加口试在点、线、面三方面不同的考试要求进一步进行了全面介绍;二是将途中导游考试科目设定为自选题,景点讲解设定为抽签题(与之前的考试形式正好相反);三是对外语类考试与中文类考试的异同作了进一步明确。

第一章 导游口试

  本章内容详细介绍2012年四川导游口试规则流程和形式。对考生如何撰写导游词提出一些建议,并通过例文对应试导游词的格式作了相应介绍分析,包括五个小节:

  第一节 口试规则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第一小节的学习,了解考试规则,熟悉考试要求,清楚考试科目,掌握考试标准。

  二、学习内容

  了解2012年考试变化,重点熟悉2012年口试新规则。

  三、考试要求

  能熟练地运用考试语种,按规则要求完成流程内三个科目(外语类增加两个)的考试。导游口试采用室内模拟方式。模拟场景空间为两个:一为景区,一为旅途(旅游车内);模拟形式:一为景点现场讲解,一为途中车内导游,一为游客提问回答(三个考试科目为所有考生的必考项目,外语类另行增加外语能力考试科目)。口试着重测试地陪服务最核心的导游讲解能力,细项涵盖语言表达(外语类增加个人展示和口译)、仪表礼仪、音质音量、语感语速、模拟途中讲解的形式及内容、模拟景点讲解的形式及内容、知识问答等测试项目,全面检验应试人员的基本功和专业素质。

  (一)考试组织

  (二)考试时间:中文15分钟;外语类在此基础上增加10分钟。

  (三)考试程序:

  1.考生进入考场考试,评委查验准考证和身份证。

  2.考生自选四川境内任意旅游线路进行“途中模拟导游”,所选旅游线路中的讲解路段要求情景准确、情节真实、信息丰富。

  3.讲解完毕,评委提问,不超过2个问题,考生回答。

  4.提问毕,考生抽签。考生应根据所抽题签限定的旅游片区,在规定片区范围内再自行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景点进行讲解。

  5.讲解完毕,评委提问,不超过2个问题,考生回答。

  6.提问回答完毕,考试结束,考生退出考场。

  外语口试增加个人展示(自我介绍或对导游工作的认识或感悟)和口译(汉语译外语、外语翻汉语,均用口语对话完成)题目2个,汉—外、外—汉各1个。

  四、考试科目

  (一)途中导游

  途中导游词为“自选题”,也就是由考生自主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参加考试的旅游线路并自行确定一个路段,考生自选线路以本书“第三章”所列五条四川旅游线路为依据。

  (二)景点讲解

  考生抽取指定题签的考试项目。抽签卡计五个。五个题签分别为:

  1.“四川东部旅游景点”

  (1.广德寺;2.大英死海;3.朱德故居;4.西山万卷楼;5.阆中古城;6.光雾山;7.川陕红色革命根据地纪念馆;8.邓小平纪念馆;9.华蓥山;10.真佛山)

  2.“四川西部旅游景点”

  (1.水磨古镇;2.映秀地震遗址;2.牟托;4.禹王祭坛;5.坪头;6.黄龙;7.九寨沟;8.四姑娘山;9.蒙顶山;10.海螺沟)

  3.“四川南部旅游景点”

  (1.三苏祠;2.乐山大佛;3.峨眉山;4.邛海;5.螺髻山;6.泸沽湖;7.自贡恐龙博物馆;8.荣县大佛;9.兴文石海洞乡;10.蜀南竹海)

  4.“四川北部旅游景点”

  (1.三星堆;2.剑南老街;3.猿王洞;4.七曲山大庙;5.翠云廊;6.剑门关;7.唐家河;8.昭化古城;9.皇泽寺;10.明月峡)

  5.“成都旅游景点”

  (1.武侯祠;2.杜甫草堂;3.望江楼公园;4.金沙遗址;5.都江堰;6.青城山;7.洛带古镇;8.成都大熊猫繁殖基地;9.建川博物馆聚落;10.三圣花乡)

  考生所选择的讲解内容必须限定在以上所列五个旅游片区的景点范围内(以上五个旅游片区的景点景区资料信息详见第四章,每两年更换部分景点)。

  (三)知识问答

  问答题按本书第一章“四川旅游知识百问”为准,由考官在考生讲解完成以后提出。分两次进行提问:一次是途中导游结束后提问,一次是在景点讲解结束后提问。每次提问1~2个,时间2~3分钟。

  (“四川旅游知识百问”答案详见《四川旅游政务网》,2012年10月公布,每年更换10%)。

  五、口试形式及特点

  (一)途中模拟导游口试时间4~5分钟,特点是动态模拟讲解。要求:

  1.讲解要有明确的移动性。考生随机点出途经的地名,并讲解揭示与这个地名有关联的信息;

  2.讲解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挖掘与“本次”旅游目的或目的地有关的背景信息(杜绝景区直观、直接信息);

  3.讲解要有明确的交代性。该路段所涉及地域的关联背景信息与旅游线路的内在关联,交代“点”与“线”、“点”与“面”的关系。

  (二)景点模拟讲解的时间4~5分钟,特点是静态讲解。要求:

  1.该讲解点选点正确(在提纲范围内),讲点主题明确;

  2.讲解固定在一个点位;

  3.讲解过程从始至终没有移动。讲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形到神,形成讲解厚度(有宽度、广度、深度和高度)。

  注:考生抽签后要求更换题签,考官可给予一次重新抽签的机会,但要在评分完成后扣减10分。

  六、语种导游考试

  外语导游资格考试《口试》办法及要求:

  与中文考试的内容和流程相同(问答题的主要方向为“四川旅游知识百问”中民族性、民俗性、地方性题型)。

  为了在口试中充分反映考生的真实外语水平,增加以下外语能力考核内容:

  1.个人展示(自我介绍或对导游工作的认识或感悟)1~2分钟;

  2.口译(汉语译外语、外语翻汉语,均用口语对话完成)题目2个,汉—外、外—汉各1个。

  第二节 应试导游词的创作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第二节的学习,了解撰写应试性导游词的基础准备工作。

  二、学习内容

  本节重点介绍应试性导游词的撰写要领和注意事项,通过例文,让考生熟悉应试性导游词的格式和几个相关环节要求的撰写步骤。

  三、考试要求

  能够撰写出思路清晰、逻辑清楚、方法得当、内容丰富、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的导游词。应试性导游词的特点要求点位准确、更注重讲解方法,撰写应试性导游讲解词应该特别注意:

  (一)搜集、消化、运用资料信息

  (二)资料信息的甄别和取舍

  (三)应试导游词结构分析

  1.应试讲解词的结构

  2.应试导游词格式的定量分析

  3.导游词的主题和重点

  4.重点内容与自我知识结构的契合

  5.认识、了解、熟悉并运用景区背景信息

  第三节 景点导游词与模拟口试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第四小节的学习,进一步明确:景点导游词必须在一个讲解点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并学会在这个讲解点深度讲解,旨在挖掘重点和提炼主题。

  二、学习内容

  (一)景点点位、区位及品位

  (二)游览注意事项

  (三)导入性知识

  1.重点讲解介绍

  2.讲解方法运用

  本节通过大量景点导游词介绍和剖析,重点介绍应试性景点导游词的撰写要领,通过例文让考生了解应试性景点导游词的格式。

  三、考试要求

  (一)对讲解点了如指掌,讲解详略得当;

  (二)讲解词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三)讲解点内容丰富,讲解方法多样。

  景点模拟口试要求考生的讲解词:

  首先,要做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其次,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

  再次,对重点阐释部分,既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效,还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最后,题材的选择越具体越好,越小越好(以小见大,以少见多,以精见粗,以一概全)。

  1.准确聚焦

  (1)厚度

  (2)亮点

  2.逻辑层次

  (1)点位、区位及品位;

  (2)注意事项:

  a.游览路线

  b.游览时间

  c.其他

  3.导入性知识

  a.传说或典故

  b.名家点评或名诗名句

  c.景点、景区概况

  d.重点讲解介绍

  3.景点讲解词的常用方法

  (1)一般层次讲解的常用方法

  (2)较好层次讲解的常用方法

  (3)更好层次讲解的常用方法

  第四节 途中导游词与模拟口试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第四节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导游服务在实践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在旅游车移动过程中为游客提供途中导游,所表现出的特点是:1.移动性;2.讲点多;3.随机性强,旨在挖掘沿途背景信息的宽度和广度。

  二、学习内容

  大体了解应试性途中导游词的基本格式。

  掌握途中导游词的三种不同类型:

  (一)随机取点式,与本次旅游的主题紧密相关;

  (二)概况式介绍,交代目的地背景信息;

  (三)专题文化式,与行进地有某种有机联系。

  三、考试要求

  (一)模拟组织线路交通,设计旅游线路的起始地、途经地(从什么地方来,经过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让人找得着北”);

  (二)对所选路线所覆盖的区域性旅游资源概况大体清楚,反映出“面”(本条)与“线”[上条(一)]、“面”(本条)与“点”[下条(三)]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对所选的讲解路段了如指掌,导游词背景信息丰富(或有深度,或有宽度和广度,总体具有厚度)。

  途中导游词在模拟口试中强调连贯性(前后、上下的起承和呼应)。

  1.应试途中导游词的构成要素

  (1)途中导游的开头:名

  (2)途中导游词的借物言志:形

  (3)途中导游词的魅力所在:韵

  (4)途中导游词的意犹未尽:收

  2.模拟途中导游考试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1)一般层次讲解的常用方法

  (2)较好效果的讲解方法

  (3)效果更好的讲解方法

  第五节 两种讲解态势的对比差异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节两个方面的学习,区别途中导游与景点讲解之间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有质的区别。

  二、学习内容

  本节重点介绍应试性导游词在静态的景点讲解词和动态的途中导游词无论在模拟口试中还是在导游实践中,其要求均截然不同:前者偏重深度、高度,主要表现为“就在眼前”的具体名胜建筑或风景景物,是以实在形态为载体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解读;后者侧重宽度、广度,主要表现为“闪烁不定”的宽泛空间,虽然有具象的街区、城市、村落、花卉或山体、河流、树木以及移动景物作为背景,但所有具象均相对“飘忽”且不稳定,信息量很大,而贮存性较弱,景物转瞬即逝,形同虚无和空洞,导游词表现方式多以一个点的释名来揭示背景信息(或多个不同名但文化内核有机统一或具有内在关联的背景信息组合),内容以民族、民俗及逸闻趣事为主。

  三、考试要求

  能够严格区分两种导游词在形式上的不同格式,在内容上的不同权重,在任务上的不同分工,在目标上的不同用途。

  (一)应试性景点导游词的形式要求:

  1.讲解空间相对静止(不移动,对一个点进行深度解读);

  2.讲解主题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讲点集中聚焦,反映出景点与景区的关系);

  3.讲解内容相对独立(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丰富)。

  (二)应试性途中导游词的形式要求

  1.随机取点;

  2.抵达旅游景点前的概况性讲解;

  3.专题式讲解。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教师资格课程随意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导游
-->

热点专题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