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传承燕赵非遗——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办正定常山战鼓社团、晋州官伞社团弘扬传统文化
2019-11-04 14:21:00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

  为促进燕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充分展示燕赵大地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普及和传承。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学生社团为载体,不断创新理念、形式与方法,专门成立了汽车工程系正定常山战鼓社团和运输管理系晋州官伞社团,并特别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山战鼓传承人张书社和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州官伞传承人张月肖前来指导。当年口口相授,密不外传的传统艺术,如今走进了交院,使交院学子有效继承了优良传统文化,培养了广大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燕赵非遗—常山战鼓

  常山战鼓,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于河北正定,正定历史上曾名为常山郡,是三国名将赵子龙的故里,常山战鼓因此得名,常山战鼓与山西威风锣鼓、兰州太平鼓、开封盘鼓并称“中国四大名鼓”。

  常山战鼓早在旧中国时期已具雏形,它以雄浑有力,激人奋进而被人喜爱,至今流传。常山战鼓传承人张书社,向战鼓社团的同学们亲自传授了“擂战鼓”。张书社虽年过花甲,但擂起鼓来配以“翻打”“花击”“绕脖”“挽花”“蹦跳”等优美动作,时而如雷霆万钧,惊天动地;时而如万马奔腾,所向无敌;时而又急转直下,如雨打芭蕉,欢快清脆。只见鼓槌翻飞,彩绸飘舞,让人目不暇接。

  常山战鼓,铿锵有力,助威壮胆,催人奋进,体现了顽强不息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使人产生一种心齐志坚、所向披靡的豪迈感。

  燕赵非遗—晋州官伞

  晋州官伞是流传于河北省晋州市境内的一种传统民俗舞蹈,已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晋州官伞以舞者持伞表演为特色,通过特有舞步和动作相互配合,表演俏皮生动,队形变化自由,娱乐性强。

  官伞本是古代统治者为炫耀权威、地位而设的仪仗之一,随着时代的演进,习俗的变化,伞的作用逐渐消退,冲破社会等级而流传民间,成为民间婚丧、做寿的执事和相互赠送的重礼。

  晋州官伞,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它张伞起舞,吸收了我国地方民歌小调、民间戏剧、民间文学、戏曲艺术的丑角与旦角表演的有益成分,因形式简便,亦俗亦娱而被人喜爱,流传至今。晋州官伞传承人张月肖,向官伞社团的同学们亲自传授了官伞舞蹈的基本动律“碾、拧、夹、转”。这些基本动律构成了舞蹈的独特风格。

  同学们舞出了优美灵动的线条,带来别具一格的精彩表演,让交院师生一览晋州官伞的风采,让传统舞蹈“活”了起来。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汽车工程系常山战鼓社团和运输管理系晋州管伞社团,是为了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培养广大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兴趣,让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非遗、了解非遗、学习非遗、传承非遗,让非遗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让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交院学子们必将肩负起传承的重任,将中国传统文化常山战鼓和晋州官伞继续传承推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