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新学年?新面孔?新力量:4742名2025级新同学如约报到
2025-09-18 14:18:00
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

百年师范,世纪荣光

青春邯幼,其华未央

9月15日至16日

来自河北、河南、安徽、山西、陕西、甘肃、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云南、湖北、江西、山东、湖南、宁夏等16个省市、自治区的4742名2025级新生如约而至

我校在校生首次达到12000人规模

学前教育、健康服务、体育、艺术、智慧文旅、小学教育、特色产业七大专业群27个专业焕发出蓬勃生机

新面孔携朝气穿梭

新故事随青春酝酿

新开始伴初心启幕

校园满是热烈暖意

各院系独具创意的迎新

缀满暖心话语的条幅

既藏着邯幼对新成员的真挚欢迎

更饱含对他们的美好祝福


温情互动,传递邯幼 “向心力” 

一校两区,一脉相承

数千名新生在邯幼主校区和大名校区

同步开启报到旅程

两校区报到点秩序井然

帐篷整齐排列 指引清晰醒目

迎新师生志愿者整装齐发

校领导深入一线

亲自指导检查迎新工作

亲切关怀新生

辅导员们守在报到点

为新生提供及时细致的引导

学长学姐们热情洋溢

有序引导新生完成每一项报到环节

“一站式”“点对点”“一对一”服务

蕴含在每一个细节里

​见证在每一位前来报到新生和家长的笑容里



校党委书记万永彪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曹建召一行

深入一线检查指导迎新工作

每到一处都与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亲切交流

详细了解新生报到、服务保障情况

查看报到数据

了解同学们的报到体验和服务建议

“家是哪里的?”

“对学校的服务有何建议?”

“对学校的用餐是否满意?”

每一句都饱含着细致入微的关心

万永彪、曹建召一行走进学生餐厅

与新生和家长热情互动

了解家长们的工作建议和服务需求

校领导分组走进学生宿舍

了解学生所想所盼所急

勉励同学们尽快适应邯幼、融入邯幼

脚踏实地学好专业知识

​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直击迎新现场

2025级新同学迎着金秋的朝阳

满怀期待踏进邯幼校园

有的同学“怯生生”地观察着“新家”的一草一木

有的同学到“签名墙”上留下姓名

有的同学则勇敢地邀请书记、校长一起打卡合影

记录加入邯幼的美好时刻

校门口

红色灯笼高高飞扬

彩色道旗随风舞动

像是在欢快地向新同学招手

迎新的师生志愿者坚守岗位

认真核对信息

树人广场上

各院系的迎新帐篷围绕广场整齐排列

别出心裁的迎新展板和打卡点

展示着各自的专业特色

精彩校园生活掠影

引得新生们驻足观看

眼中满是好奇与憧憬

辅导员们守在各自的报到点

​为新生提供及时细致的引导

师生志愿者们穿梭在

每一个新同学需要的地方

他们主动上前,微笑问候

积极协助搬运行李

引导新生完成报到手续

耐心地解答同学们的疑惑

沿途介绍美丽的邯幼风光

分享大学生活的点滴经验

每一个疑问的解答

每一声亲切的询问

安抚着每一位新生对陌生环境的忐忑

​传递着来自邯幼的温度

你与邯幼的初相见

清晨的邯郸火车站、汽车站接站口

邯幼的 “迎新红” 格外醒目

红色欢迎横幅随风舒展

穿白色工装的老师

红色志愿服的学长学姐

举着接站牌眺望人流

见新生拖着行李走来

便快步上前接过行李、热情问候

接站帐篷下

热水、晕车药、校园地图一应俱全

志愿者一边帮新生登记

一边讲解乘车路线

载满新生的接站车启动后

志愿者在车内介绍邯郸这座三千年古城

讲解邯幼的趣闻生活

温暖那颗初见时的不安与躁动

新生望着窗外

眼神里褪去陌生、多了憧憬

这场接站口的初相见

用朴实的陪伴与关怀

​为新生的邯幼旅程写下温暖开篇

​开学第一课

  9 月16日晚,校党委书记万永彪,党委副书记、校长曹建召,党委副书记王敬献,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清魁,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存朝,党委委员韩现栓、秦彦梅等校领导分别走进2025级新生班级讲授 “开学第一课”,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生致以欢迎与问候,并立足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初心,围绕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时代命题,激励新生以 “了解邯幼、融入邯幼、奋斗邯幼、奉献邯幼” 践行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大局,努力成为坚定理想信念的追梦者,练就强国本领的开拓者,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有为青年。

祝福你

每一位到邯幼报到的新同学

愿你在邯幼的校园里

以真诚待人、以谦逊律己

练的真本领,涵养大情怀

收获温暖与成长

愿你们带着初遇邯幼时的这份感动

以青春为笔、热爱为墨

在守护梦想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你终将成长为有温度、有本领的邯幼人

让自己的青春梦想

与邯幼的未来同频闪耀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