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牡丹江医科大学三门课程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025-09-04 17:39:00
牡丹江医科大学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牡丹江医科大学共有3门课程入选。其中,《护理研究》《常见感染病》2门课程成功入选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药理学》课程成功入选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截至目前,学校共获评5门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这不仅是对获评课程团队耕耘教学一线的高度认可,更是学校长期以来重视本科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生动体现。

  《常见感染病》以常见、多发的感染性疾病为主,涵盖十大类、58种常见感染性疾病。通过临床病例引出相关课程内容,让学习者识别常见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传播方式、防控措施,提高对自身健康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课程采用“混合式”课程形式,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融入隐性的育人知识,达成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学习者的“四个认同”,寓教于乐。

常见感染病课程团队

  《护理研究》以“前沿引领、数字赋能、实践创新”为建设特色。课程内容涵盖护理科研的原则、过程与方法,聚焦国家战略与研究热点,突出科研伦理、质性研究、循证护理与创新创业,强化科研实践能力。同时应用数智课程,适配个性化学习路径,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显著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决策能力,致力培养引领未来健康事业的高层次护理人才。

护理研究课程团队

  《药理学》立足于新医科人才培养需求,针对教学中的痛点问题,提出了以探究式教学为核心的基础与临床相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重构药理学教学内容、建设与临床紧密相连的特色线上课程资源,有效破解了教学内容与临床脱节的难题。课堂上采用“BOPPPS+对分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促使学生从知识“被动接受者”向临床思维“主动构建者”转变。

药理学课程团队

  近年来,学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课程建设在教学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以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为引领,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大力支持教师开展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国家—省—校三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体系,全面推进本科课程内涵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针对一流课程建设,学校专门出台了《牡丹江医科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着力在转变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加大经费投入等方面对重点课程进行扶持,将学校优势课程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课程,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配套出台了《牡丹江医科大学五类“一流课程”建设标准》,从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实践、教学水平及效果、课程特色等方面强化一流课程建设。

  未来,学校将以此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为契机,充分发挥一流本科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持续优化课程内容供给、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评价体系,加快推动教育数字转型发展、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智能升级,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着力构建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课程生态,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创建高水平特色应用型医科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