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生物与农业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把握高校党建工作新使命,坚持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学科发展、队伍建设,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
一、坚持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学院党委组织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落实校、院领导联系团支部制度,组织开展“青春何为”的主题团活,推动教师党支部与团支部工作对接,共同开展理论研讨、主题党日活动,强化对学生的政治引领,厚植学生“三农”情怀。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经验,指导教师党支部探索“党建+课程思政”主题党日活动,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加强党员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选拔党员学术带头人、专业负责人担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培养人,引导党员教师深度参与育人工作,主动担任学生科研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社会实践等指导教师,增强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7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3项。学生获学校大学生年度人物1名、年度人物提名奖1名。学院2025届毕业生考研率23.5%,位居学校前列。
学院智慧农业专业师生赴建三江七星农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二、坚持党建引领学科发展。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龙头,也是高校发展的基石。学院党委围绕农业强国、乡村全面振兴等重大战略,聚焦全省“4567”现代产业体系和“四个农业”发展需求,把党支部建在科技服务团队上,整合学院人才队伍力量,组建6支科技攻关团队,与山东宝来利来集团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共建“寒地黑土生物制品创新研究院”协议,与海南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就平台、项目建设、人才培养等加强合作。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申报并获批2025年度省产业融合研究生工作站。组织教师申报国家基金项目9项,省基金项目13项,省“双一流”学科协同创新成果项目1项,省级科技小院及集群项目7个。获佳木斯大学研究生导学思政团队1个,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学院10名省、市科技特派员,坚持深入乡村指导寒地软枣猕猴桃、中草药、玉米新品种、山野菜等种植。学院“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省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创意奖。学院科技服务团队获佳木斯大学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坚持党建引领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学院党委坚持“课堂讲授守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成果发布守程序”,教育引导教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学院党组织政治把关、教师党支部把好政治关、师德关要求,强化学院党委、党支部对选人用人、人才引进、师德师风、教材选用、意识形态、学术活动等政治把关作用,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教学行为规范,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强化对青年教师的政治引领,学院党委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开展院领导“五联系”工作,建立“党员教授、党员学术带头人——青年教师”传帮带机制,开展对党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技能培训,着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引领力、师德感召力、教学组织力、科研创新力、思政实践力。学院党委书记主持召开学院人才专题学习会议,召开人才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并指导党支部发展2名青年教师入党。选派2名博士学位教师参加学校第五期优秀人才研修班。教师获第五届黑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名,获佳木斯大学第五届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名,微课教学比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师获佳木斯大学师德演讲比赛一等奖1名、三等奖1名,获学校首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1名、三等奖1名,获学校最美辅导员1名。
学院党委组织开展“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加强建设教育强国”主题党日活动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