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就”在龙财 智启“位”来——黑龙江财经学院举办2025年秋季校园供需见面会
2025-10-13 17:15:00
黑龙江财经学院

  为做好秋季黑龙江财经学院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搭建广阔的校企供需双选平台,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10月11日,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办,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黑龙江财经学院承办的“就”在龙财 智启“位”来2025年秋季校园供需见面会在黑龙江财经学院星晖广场成功举办。黑龙江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一级调研员崔志伟、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刘鸿宇、哈尔滨市道里区统战部副部长夏冬梅、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就业创业服务部部长孙庆彬出席活动,党委书记马旭致辞,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宪平及省内兄弟院校就业部门领导、民办高校就业协作体成员单位代表、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马旭代表学校向莅临本次活动的用人单位代表、各位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地感谢。他指出,作为一所扎根龙江、服务地方的民办本科高校,学校始终秉承“办学定位服务地方、人才培养面向地方、科技服务围绕地方、文化传承引领地方”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服务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及‘4567’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构建数字经济、数字金融、现代服务、信息科技与服务和创意设计5个专业集群;引企入校、产教融合、人才共育,实现校地人才链、产业新业态、科技服务和文化创新四融合;努力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育人体系,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岗位一线,让课程设置对接行业需求,将就业育人工作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今天的供需见面会,不仅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招聘盛宴,更是一次人才与机遇的精准对接,是校企协同育人的深化与延伸。学校期待与更多用人单位携手,共同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他向2026届毕业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二是希望同学们充满自信,把握机遇,拿出最好的精神面貌,清晰表达自己的职业志向,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专长;三是希望同学们矢志向学,勇于行动,永葆求知之心,在实践中学习,在岗位上锻炼,用持续提升的智慧开启并成就属于自己的“位”来。他强调,学校将以此次见面会为纽带,与参会用人单位建立更加紧密、长久的战略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科研合作等方面结出更多丰硕成果。

  上海文启优思教育集团、高级战略合伙人薛剑波代表企业发言,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及人才需求信息,表示希望通过与黑龙江财经学院的深入合作,吸纳更多优秀的毕业生,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辽宁省三福百货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大区HRBP、黑龙江财经学院2017届校友代表李平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经验和人生感悟,勉励毕业生要保持平常心、守护好奇心、永怀感恩心,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母校争光。2022级保险学专业学生樊雪代表毕业生发言,表示要认真择业、积极就业,勤勉执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精一行”。

  活动上,与会领导、来宾共同触摸启动装置,见证了“就”在龙财 智启“位”来黑龙江财经学院2025年秋季校园供需见面会正式启动。马旭分别与上海文启优思教育集团、中云无人机(黑龙江)有限公司、哈尔滨中软睿达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惠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见面会现场人头涌动,毕业生们带着简历早早抵达,穿梭在展位之间,主动询问心仪岗位详情,展现出强烈的就业意愿。与会领导走访招聘展位,与用人单位、校友企业代表亲切交流,详细了解行业发展、用人单位需求以及毕业生求职应聘情况,并与毕业生交谈,询问求职意向,鼓励毕业生要把握机会,积极应聘,利用校园招聘平台实现高质量就业。各二级学院领导、毕业生辅导员现场指导毕业生求职,与用人单位交流对接,探索开拓就业新渠道。

  活动现场设立了AI一站式就业服务社区,就业服务一体机帮助学生快速了解留省政策、企业信息等大就业升学资讯;生涯探索一体机帮助学生了解更多行业百科、拓宽求职通道;简历优化打印一体机不仅提供现场制作简历还能立即输出。活动现场的电子屏上面实时更新着见面会的入场人数、报名人数、企业热度排行等数据,为更多的毕业生提供职业相关信息,以提高毕业生应聘成功率。见面会还通过中国教育在线“就业桥”同步进行网络招聘,不少毕业生通过线上方式实现“云端求职”,与企业初步达成意向。来自不同行业的300余家用人单位参加见面会。

  此次见面会不仅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高效沟通平台,更通过融入AI服务等创新内容,为就业工作带来全新活力。学校将持续创新就业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为毕业生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就业服务,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党委书记马旭致辞

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现场

领导深入现场

精彩掠影

活动现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