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标准日到来之际,探讨信用标准化建设对推动龙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信用标准化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制度安排,不仅关系到市场秩序的规范,更关乎龙江振兴发展大局。在当前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加快推进信用标准化建设,对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深远影响。
一、深刻把握信用标准化的时代内涵
信用标准化是通过制定和实施统一规范,对信用信息采集、评价、应用等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的制度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信用建设从理念倡导走向制度规范的重要改变。其本质是建立社会信任的“度量衡”,将抽象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可量化、可比较的技术标准,为构建诚信社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信用标准化始终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市场经济的“通用语言”,通过统一数据采集、存储、共享等标准和信用评价规范,可以有效打破不同主体间的信息障碍,显著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二是作为资源配置的“导航系统”,依靠标准化的信用评价结果,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准确流向守信用的主体,推动资源配置从粗放型向精准化转变;三是作为社会治理的“操作系统”,通过建立科学完整的信用评价体系,为政府开展分级分类监管、优化公共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目前,黑龙江省数字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随着数字技术与农业、装备制造、冰雪经济等领域的进一步融合,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出现,数字经济的范围和深度持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建立覆盖全流程的信用标准体系,已成为推动黑龙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紧迫任务。这既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区域发展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二、充分认识信用标准化的战略意义
(一)解决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数据安全风险、交易缺乏信任等现实困难。一方面,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其在采集、传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标准还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新兴业态的交易模式越来越复杂,传统的信任机制难以满足发展需要。信用标准化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安全标准和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能够有效防范数据风险,增强市场主体间的信任基础。规范的信用评价机制不仅有助于提高数据要素在市场配置中的效率,还能为数字金融、智慧物流等创新业务提供制度保障。为龙江数字经济发展清除障碍。
(二)增强区域竞争力。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竞争更多体现在制度环境和营商环境的竞争上。信用标准化通过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机制,能够明显改善营商环境。具体来说,对守信主体可以在行政审批、融资贷款等方面提供便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对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形成有效震慑。这种机制有助于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增强区域对投资吸引力。实际情况表明,信用建设水平越高的地区,市场活力和创新能力就越强,越容易形成优质资源聚集的良性循环。
(三)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黑龙江省推进信用标准化建设,对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信用标准体系,能够推动与东北亚国家之间的信用信息互认,提高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特别是在对俄合作中,统一的信用标准有助于简化通关流程、降低合作风险,促进经贸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这不仅有利于黑龙江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也将为全国发展大局贡献龙江力量。
三、扎实推进信用标准化建设
(一)构建标准体系,筑牢制度基础。要加快建立覆盖信用活动全流程的标准体系,重点完善数据采集、信用评价、信息服务等关键环节的标准规范。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要注重标准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确保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标准相互衔接、互为支撑。同时,要建立标准动态更新机制,紧跟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标准,确保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还要加强标准实施的监督评估,确保各项标准落地见效。
(二)推进信息共享,打破数据壁垒。要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推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整合分散的信用信息资源,实现信用信息的集约化管理和应用。要充分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构建可信数据交换网络,确保数据在共享过程中的安全可信。在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释放数据价值,为信用评价和应用提供丰富、准确的数据支撑。
(三)创新应用场景,释放标准价值。要在政务服务领域全面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将信用评价结果嵌入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等环节,提升监管效能。在产业发展领域,要结合龙江特色,重点在冰雪经济、现代农业、数字经济等领域打造示范应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在社会治理领域,要积极探索“信用+基层治理”新模式,将信用建设与社区管理、公共服务等相结合,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同时,要鼓励市场主体开发基于信用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拓展信用应用场景。
(四)健全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秩序。要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覆盖市场准入、行政审批、融资信贷等全领域的信用约束体系。在监管过程中,要注重监管精准有效,根据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既要对严重失信行为形成震慑,又要给予一般失信主体信用修复的机会。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科技应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信用监管的智能化水平。同时,要完善信用异议处理和权益保护机制,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五)培育专业人才,夯实智力支撑。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信用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专业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培养既懂信用管理又熟悉标准制定的复合型人才。要鼓励高校开设信用管理相关课程,支持科研机构开展信用标准化研究,为信用标准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同时,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高层次信用专业人才来龙江发展,为信用标准化建设提供持续智力支持。
在世界标准日这个特殊时刻,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信用标准化对龙江振兴发展的重要意义。当前,数字经济正在重塑区域竞争格局,信用标准化作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必须摆在更突出的位置。我们要以信为“标”,聚势而强,加快推进信用标准化建设,完善信用基础设施,创新信用应用场景,培育信用服务市场,为龙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展望未来,随着信用标准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必将进一步优化龙江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推进信用标准化建设,打造诚信龙江、数字龙江的亮丽名片,在新时代振兴发展中谱写更加绚丽的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