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扎根黑土龙江,青春筑梦家乡行” 留省就业推介活动
2025-11-17 09:11:00
牡丹江师范学院

  为厚植青年学子的乡土情怀,激发学子留省就业、筑梦龙江的青春热情,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于11月初启动“扎根黑土龙江,青春筑梦家乡行”留省就业推介系列活动。活动聚焦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资源禀赋与发展潜力,通过深入挖掘各地优势、解读人才政策和就业前景,助力学子把握家乡发展机遇,增强留省发展的信心与行动力,为龙江振兴凝聚青年力量。

  经过线上选拔、初赛与附加赛的激烈角逐,最终8支队伍脱颖而出,参加留省就业推介决赛。学院党委副书记和专业辅导员及学生代表约200人参与活动。决赛团队选取牡丹江、佳木斯、大兴安岭、伊春四个重点地区进行主题推介。推介官们系统梳理调研成果,以饱满的热情登台展示,详细介绍了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一二三产业布局、引才政策与创新创业前景,为在场学子生动呈现出扎根龙江发展的多元机遇。

  牡丹江团队紧扣“雪乡”品牌与冰雪旅游热潮,突破传统观光模式,探索文旅融合就业新路径。团队立足“林海雪原”生态优势结合年轻人社交需求,创新提出“旅拍策划师”“冰雪赛事运营专员”等新兴职业方向,并依托镜泊湖、雪乡等核心景区资源,提出打造主题旅拍产品矩阵、通过新媒体精准营销的可行方案。在地方就业政策与资源的双重支撑下,团队以文旅为纽带,推动特色农产品与旅游热度结合,形成“旅游引流、特产增收”的良性循环。

  佳木斯团队直面乡村振兴中的现实挑战,如农产品产销衔接不畅、品牌附加值不高等问题,以木耳产业为切入点,提出务实解决方案。方案围绕木耳全产业链,从标准化种植、品质管控,到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与电商销售,系统破解“丰产不丰收”难题。团队创新规划“农产品电商运营专员”“品牌推广顾问”“农业技术指导”等岗位,以数字化手段提升产业价值,带动本地就业,助力农户增收,让农产品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引擎”。

  大兴安岭团队立足富集的林业资源,聚焦天然白桦汁这一特色物产,探索“生态守护+物产赋能”的绿色发展路径。团队拒绝粗放开发,提出“桦林生态守护向导”“白桦汁天然探秘师”等特色职业,既强化生态保护,又提升文旅体验独特性。通过打造“白桦汁生态溯源”主题产品,并借助新媒体推广,吸引生态爱好与健康消费群体,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伊春团队以“森呼吸·文脉传·业兴安”为主题,整合森林生态与蓝莓产业资源,关注林区转型与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团队提出“森林康养导师”这一新兴职业,设计“蓝莓森林康养套餐”,将蓝莓采摘、产品品鉴与康养体验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此外,团队还拓展出蓝莓采摘园管理员、康养套餐策划师、衍生品销售专员等岗位,帮助居民实现本地就业,吸引人才回流,实现“技能发挥、收入保障、生活有归属”的目标。

  各参赛队伍方案各具特色,均扎根龙江实际,体现对家乡建设的深切关注与务实思考。选手们以流畅的表达、详实的数据和清晰的逻辑,将热爱家乡之情转化为可行性强、具有建设意义的行动方案,展现出新一代青年扎实的学识、创新的思维和建设龙江的坚定决心。活动最后,与会老师在总结发言中鼓励同学们继续深入挖掘龙江特色资源,将青春构想转化为服务龙江振兴的实际行动。

  未来,文学院将持续深化留省就业引导与服务,创新工作模式,推动留省就业工作向常态化、体系化、精准化发展。学院将把留省就业主题教育融入新生入学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定期开展政策宣讲、企业参访、校友分享等活动,支持学生开展在地文化研学与职业能力提升实践,进一步营造“了解龙江、热爱龙江、扎根龙江、奉献龙江”的浓厚氛围,为龙江全面振兴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文字: 赵英涵 付珩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