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1所高校齐聚农大,共迎新农科的春天
2021-12-13 16:39:00
中国教育在线河南站

  为贯彻全国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支持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推进《河南省新农科建设大别山行动方案》落实,12月9日,河南省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举行。全省21个涉农高校共聚龙子湖畔,全面总结新农科建设的新进展与新成效,奋力谱写新农科建设新篇章,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强省建设。


河南省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现场 

  12月9日下午,河南省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召开。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刁玉华,校长介晓磊,副校长尹新明以及全省21所涉农高校负责人和省教育厅、农业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活动。会议由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季双丽主持。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刁玉华讲话


校长介晓磊致辞

  介晓磊致欢迎辞,对省教育厅和参会院校领导专家来校指导交流表示欢迎,希望全省涉农高校进一步推动涉农高校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共同为新农科建设和涉农人才培养探索新路,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贡献。

  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张水潮传达了全国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农业厅科教处处长胡若哲就深化协同育人,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加快推进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了发言。


河南农业大学与河南花花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河南农业大学与河南中联重科智能农机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河南农业大学与安阳利浦筒仓工程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在全体与会人员见证下,教务处处长冯建灿代表学校和河南花花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联重科智能农机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安阳利浦筒仓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尹新明以《突出特色 协同创新 多措并举推动新农科建设》为题作报告,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友军以《坚持创新发展 促进新农科建设》为题作报告,河南科技学院副校长冯启高以《强化产教融合 培养知农爱农新人才》为题作报告,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副校长吴中以《培育知农爱农人才 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报告,分别进行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介绍了学校推动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发展、加强新农科建设工作的经验、体会和有关建议。

  刁玉华对河南省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发展暨新农科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就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他指出,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构建新格局。各涉农高校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记习主席嘱托、胸怀大局,深刻认识高等农林教育对支撑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大意义,推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有机结合,以农林人才培养高质量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二是要站位新起点,提升建设标准。各涉农高校要以新农科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农林教育改革,深化科教协同、产教融合、创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体系构建,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加快现代化农业强省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三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奋进新征程。当前,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推进新农科建设更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期,积极谋划改革、主动推进改革,以更多高素质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以实实在在的创新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农业强省建设。

河南农业大学多措并举推动新农科建设

  10月19日,全国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在长春刚刚举行。河南农业大学作为本次会议上全国省属农业大学唯一发言代表,校长介晓磊从创新模式培养农科人才、科技创新赋能粮食安全、厚生丰民展示农大作为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学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扎实推进新农科建设有关情况。

  2019年以来,河南农业大学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确立建设以农为优势特色的一流大学奋斗目标,明确“聚焦农、小综合、大特色、创一流”的发展思路,矢志立德树人,致力强农兴农,在服务三农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作出了特殊贡献。

  一、创新模式培养农科人才

  学校以新农科建设为引领,积极探索和实践“双院制协同育人、本硕博纵向贯通、产学研深度融合、校企生良性互动”的育人新格局。

  一是牵头推动省域新农科建设。河南有涉农本科院校14所、高职11所。学校强化担当,2018年牵头组建了河南省农林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2019年签署“五校联盟”校际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框架协议,2020年牵头成立河南省新农科建设创新联盟,发布“大别山行动方案”。通过“联盟”协同发展,引领河南省新农科研究和建设。

  二是优化调整涉农专业结构。立足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及学校学科专业布局现状,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停招了7个专业、撤销了5个专业、新设置了智慧农业等6个服务新产业新业态的农科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推进农工、农理、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

  三是创新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推进“大类招生、分型培养、就业贯通、个性发展”。2021年设置21个专业大类,着力培养基础厚、口径宽、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设置新农科绍骙实验班,打通本硕博连读通道,实施“四化两制”(小班化、走班化、个性化、国际化,选拔制、导师制),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持续推进卓越人才计划,成立了农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学院等10个现代产业学院,设立“牧原班”“傲农班”“正大班”等,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了带领群众致富的“泥坑博士”吕伟增等一大批优秀学子。

  二、科技创新赋能粮食安全

  一是在传承中创新。坚持“顶天立地”,吴绍骙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首创玉米“南繁北育”异地育种理论,掀起我国作物育种的一场革命;胡廷积教授从70年代初领衔河南小麦“高稳优低”研究推广协作;2004年以来连续17年主持“粮丰工程”等重大科研项目,形成了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丰产高效集成创新技术体系,为河南粮食产量“十七连增”作出“农大贡献”。

  二是聚焦未来农业。与河南省农科院牵头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成为河南省建设国家科技创新高地、打造种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部署。依托学校“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等7个国家级研究平台,参与“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与周口国家农高区、牧原集团分别共建河南现代农业研究院、农大牧原联合产业研究院,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先后选育出小麦品种36个、玉米品种53个、水稻品种7个,率先在国际上绘制出小麦近缘种-黑麦基因组精细物理图谱,黑水虻无害化畜禽粪便处理技术领先全球。作物学、兽医学进入河南省“双一流”学科创建工程。

  三、厚生丰民展示农大作为

  一是支撑地方发展更加有力。与省内8个地级市、29个县建立了全方位的校地合作关系,牵头构建了河南省“3+N”农技推广协同机制的创新与实践。创新“1135”农技推广新模式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打造了“百名教授千名学生服务万村”科教服务品牌。《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河南遭遇汛情后,学校第一时间组建专家团队赴灾区指导农业生产恢复,被誉为“助农天团”。

  二是服务国家需求勇于担当。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战场,全省脱贫攻坚考核连续3年获“综合评价好”,打造了南乐“番茄小镇”、扶沟“中原菜都”、舞阳“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站”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新冠疫情期间,张改平院士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创建核酸和抗体快速检测方法,研发新型亚单位疫苗,成为疫情防控“利器”,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表彰。王泽霖教授攻克“鸡瘟”等难题,并将其毕生成果转化结余的8208万元全部捐给学校建设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立足新农科建设,学校将进一步落实好总书记关于高等农林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抓历史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深度融入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全国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和本次会议为契机,定好位、走好路、育好人、干好事、服好务,全面抓好耕读教育、抓好农林紧缺人才培养、抓好学科交叉融合、抓好农科教协同育人、抓好师资队伍建设等,奋力高质量推进新农科建设,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教育在线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