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打造爱国主义“实景课堂”

近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火热启程,全校51支思想引领类社会实践团,奔赴林州市、开封市、商丘市、登封市等多实践地开展活动。通过一系列沉浸式爱国主义“实景课堂”,使实践队员们在红色地标中触摸历史脉搏,于奋斗故事里汲取精神养分,在身体力行中播撒红色火种,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
寻访:于红色地标中追溯历史记忆

多个实践团走进省内外红色教育基地,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河南省郑州市黄河博物馆、新乡市延津县和焦作市修武县等地,追溯历史记忆。
明法书院“探寻红旗渠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河南省林州市开展了“红旗渠精神”的探索之行。在参观红旗渠纪念馆时,实践队员赵宸韡担任讲解,她的讲解细致生动,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聆听。期间,她数次热泪盈眶,感慨道:“我们这代人,生在不愁吃穿的年代,总觉得‘艰苦’是遥远的词汇,可站在这里我才明白:当年的‘苦’,是为了让后人不再‘苦’;当年的‘拼’,是为了让日子能‘甜’。作为林州人,我无比自豪,而红旗渠精神早已成为我们林州人的精神印记。”
活动结束后,队员李皓轩激动地写下致先辈的信,并感慨道:“这份崇高的奋斗精神,是红旗渠精神中璀璨的篇章,为我们当代青年立起了精神标杆,更激励着我们传承接力、奋勇前行。”
体悟:以青春视角领悟爱国精神

致远书院春雷话剧社抗战精神学习实践团赴焦作,开展抗战精神探寻之行,在纪念馆回望往昔峥嵘,汲取奋进力量。
实践团队来到焦作市解放区四分区烈士纪念碑前,整齐列队敬献鲜花、鞠躬默哀,以简朴庄重的仪式缅怀英烈。绕行瞻仰,队员们驻足细读碑文,在字里行间探寻抗战往事;伫立碑前,众人重温峥嵘抗战史,静静聆听工作人员讲述先烈们为守护家园浴血奋战的英勇壮举,深切体悟和平岁月的珍贵,更深刻感知传承红色精神的使命。走进太行八英纪念馆,实践队员沉浸式聆听抗战传奇,凝视旧物与影像,被敢为家国洒热血的勇气深深震撼,通过与讲解人员深入交流,更体会到挖掘传承红色故事、守护历史记忆的重要意义。
在红色精神溯源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以脚步丈量焦作抗战印记,于历史深处感悟精神力量。新时代青年应躬身力行,让革命烽火映照的荣光,在新时代持续闪耀。
传承: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实践

博洽书院与人文艺术学部联合组建的种太阳支教团走进开封市兰考县谷营镇爪营二村小学,开启红色教育帮扶实践,通过红色故事宣讲、艺术素养培育、趣味互动游戏等多样化课程,将红色基因融入教学实践,助力乡村孩子拓宽视野、涵养家国情怀。
支教过程中,实践队员与孩子们温情互动,把红色精神融入点滴,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过往历史,耐心解答每个问题,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孩子们专注的眼神、高高举起的小手,无不流露对知识的渴望。课后,队员们与孩子们围在一起,倾听他们分享生活趣事与心中梦想。欢声笑语间,距离悄然拉近,这份师生情谊在互动中愈发深厚,也让红色精神的种子,借助一节节生动课程,在孩子心田悄悄扎根。(通讯员:王梦秋)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