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第二届亚洲城市文化国际海报展暨“一带一路”中国—东盟国融合数字艺术展在郑州城市职业学院隆重开幕。本次活动由亚洲设计周组委会主办,马来西亚平面设计协会、澳门海报设计协会、亚洲设计联盟联合主办,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承办,并获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数字创意专业委员会指导支持。来自政府、高校、行业协会及艺术设计领域的嘉宾汇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融汇数字艺术、青年创意与文明互鉴的国际盛会。
展览由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大连)创新创业中心主任苗苹博士担任总策划兼总策展人。苗苹博士在设计与文化传播领域兼具深厚学术素养与国际策展经验。本次活动紧扣“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构建中国与东盟国家高校在数字艺术领域的高层次交流平台,推动跨文化理解与青年创新协作。
开幕式由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执行校长刘尚林主持。名誉校长徐洪波、校长石本立、河南文创与旅游商品协会会长、故宫博物院文创合作专家焦斌教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轩丹阳等嘉宾出席并致辞。
本届展览以“数字为桥、艺术为语”为核心理念,聚焦三大主题: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城市文化、旅游与设计领域的交融互鉴;“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及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自2025年5月26日启动征稿以来,共收到来自中国(含澳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伊朗、俄罗斯等十余个国家与地区的3190件作品。经多国专家评审团严格遴选,最终180件优秀作品入展,涵盖平面海报、AI生成艺术、动态插画、交互装置等多种媒介形式。这些作品既植根于水墨意境、民俗图腾、非遗技艺等传统文化基因,又融合算法逻辑与数字美学的前沿探索,生动诠释了“民心相通”的时代内涵。
作为本届展览的重要一站,郑州城市职业学院站继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马来亚大学、东盟国际服务贸易博览会、泰国马哈沙拉堪大学、泰国格乐大学,以及国内黑龙江东方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大连艺术学院、河北大学等高校巡展之后落地举办,是推动跨文化艺术对话的关键一环。展览后续还将走进大连理工大学、华北理工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10余所高校,持续拓展推动跨文化艺术对话。
徐洪波名誉校长在致辞中强调,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融入城市发展大局,聚焦数字创意产业前沿,构建以数字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专业群,并通过“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天地之中·数字郑州”等主题实践,推动厚重的中原文化在数字语境中“活起来、传开来、用起来”。他指出:“美育不是锦上添花的装饰,而是立德树人的根基;数字艺术不是炫技的工具,而是连接心灵、沟通文明的桥梁。”
作为联合策展人,石本立校长回顾了展览从首届中马建交50周年纪念活动扩展至覆盖东盟多国的历程,并重点介绍了学校“一院一品”特色育人工程。他强调,学校以“技术+创意”双轮驱动,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对接河南省数字经济与数字创意产业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真实项目实训平台,有力支撑区域经济数字化转型。
开幕式后,焦斌教授在报告厅二楼作了题为《博物馆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的专题讲座。他结合故宫博物院文创开发实践,深入解析博物馆IP如何通过设计转化、科技赋能与市场对接实现“活化传承”,为师生呈现一场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思想盛宴。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24日,面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公众开放。郑州城市职业学院以承办此次高规格国际展览为契机,充分展现了学校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文明互鉴的使命担当,彰显了新时代高等院校在数字美育、产教融合与文化传承中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格局。
(中国教育在线 来源:郑州城市职业学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