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湖北黄冈中学:“考霸”没落
2013-09-05 17:24:00
作者: 《时代周报》

  黄冈神话“三大法宝”

  袁新意是黄冈中学的奥赛之星,他和其他奥赛得主们戴着大红花的照片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招牌,他们的事迹至今仍是老师用来激励黄冈学子奋发图强的经典案例。

  来自麻城市的农村孩子袁新意,曾经是2000年在韩国举行的第41届奥赛金牌得主。

  黄冈中学一位老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在当时是件很轰动的事情。袁新意当年拿到金牌时,黄冈市政府奖励了他两万元。

  两万元在当时是什么概念?两万元在当时可以盖房子。而黄冈中学现在的骨干教师每月工资也不过4000元左右。

  袁新意只是黄冈中学多年来奥赛之星中的一个代表。黄冈中学学生因在奥赛上屡屡折桂,不仅让“黄冈神话”名扬天下,也让黄冈中学成为美好前途的象征。

  中共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曾公开宣称,黄冈神话有“三大法宝”—奥赛、高考和教辅材料。

  第一大法宝就是奥赛。和袁新意一样的奥赛之星,在黄冈人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早在1986年,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国际奥赛,来自黄冈中学的林强就获得数学竞赛铜牌。4年后的1990年,奥赛首次在中国举办,中国队6名选手中,来自黄冈中学的两名选手王崧、库超分获金银牌。

  到了1994年,湖北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办两个理科实验班,一个在武钢三中,另一个就在黄冈中学。那时总共8个班,所以将竞赛班命名为9班。后来黄冈中学的那些奥赛之星,都来自9班。该班每年大约有一半的学生都能够通过竞赛保送名牌大学。

  在多年的实践中,黄冈中学一直在中考前的自主招生考试中,通过200多名学生经过一个半月的学习,选拔出100多人。

  其中在竞赛方面有兴趣和能力的学生被编入前述9班,然后根据个人意愿被分成数、理、化、生4组,其余则进入8班、10班两个理科实验班,各学科配以主教练。

  此谓黄冈中学的预录取招生模式,该模式是为提前选拔竞赛苗子。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