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湖北黄冈中学:“考霸”没落
2013-09-05 17:24:00
作者: 《时代周报》

  自1986年获得中国第一块国际奥赛金牌,到2007年为止,黄冈中学的学生共获得11金5银2铜共18块国际奥赛奖牌。但在近几年,国际奥赛的金牌与黄冈中学无缘,该校能够进入冬令营和国家集训队的学生数量也在下滑。

  尽管2013届学生的竞赛成绩在近几年来并不算差,但在2006年以前,黄冈中学每年因奥赛获奖而保送的学生基本都在25人以上,最多时有三四十人。

  2001年,9班的49名学生中就有15人进入北大清华,10人进入冬令营。2004年毕业生、奥赛金牌得主杨诗武同寝室的4个人都进入了国家集训队。

  “北海淀,南黄冈”,正是因为奥赛,黄冈中学奠定了其“考霸”的地位。

  用黄冈中学前任校长陈鼎常的话说,近20年来,从黄冈中学走出的毕业生中有10位省部级以上干部、9位将军,3000人获得高级职称,300名海外博士。

  袁小鹏则认为,正是高考起步、奥赛助力、教辅资料推波助澜才铸就了“黄冈神话”。

  但后来的全国高考分省命题,使黄冈中学的教辅资料失去影响力,不然其“考霸”的地位依然可维持一段时间。

  不放弃奥赛

  黄冈中学奥赛的名声越来越大,但奥赛却在逐渐“变味”。尤其是教育部在2001年出台了保送政策,奥赛似乎成为黄冈中学的学生通往北大、清华最直接也是最便捷的通道。

  教育部曾规定,在中学生奥赛全国决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和省赛区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获得保送资格。

  2013年4月初,黄冈中学公布了9班的17名保送生名单,其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各有4个名额,4人进入全国决赛(冬令营)。

  这些保送生都是黄冈中学在2012年的数理化生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的学生。其中刘诗雨是黄冈中学校长唯一实名推荐的学生,高考降低30分录取。

  这批学生,也是黄冈中学最后一届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大学的学生。

  根据教育部的新规定,从2014年起,毕业的高中生获得全国或省级奥赛奖项,将不再具备高考保送资格。

  按照黄冈中学现任校长刘祥此前的说法,竞赛变得“功利”起来,并在很多环节上出现不规范的操作:“有的家长就特别热衷于这个事情,到处找关系。”

  其实黄冈中学的不少老师更担心奥赛的生源问题。由于武汉距离黄冈不到100公里,近几年不少有条件的学生似乎更愿意选择到武汉的学校读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