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城市学院吴丽波老师:把“新闻联播”搬进课堂!时政热点要趁“热”讲
2025-03-13 09:57:00
作者:
  “思政课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让时代脉搏跳动在课堂里。”这是吴丽波老师从教15年来始终秉持的教育理念。在吴丽波老师的课上,思政内容不再“枯燥无味”,她将那些看似“枯燥”的政治理论化作滋养学生心灵的甘霖,引领同学们透过一件件时政热点事件,洞察事件背后的本质,从机器人技术展示到民营经济发展,从传统产业转型到人工智能前沿,各类鲜活案例经过其专业解读,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
  得益于其丰富的跨界教育经历,吴丽波老师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方法论。2010年,在担任武昌理工学院辅导员期间,吴丽波老师同时承担就业指导、成功学、思想道德修养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逐步确立了"人生导师"的职业定位。2012年转岗至高校后,她先后在组织部、法院等部门进行实践锻炼,最终深耕于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宝贵经历,为其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课堂打破消息茧房,时政热点她抓“活”的讲
  “00后不是不关心社会,而是需要为他们打开认知的窗口。”为了打破学生“思政课枯燥”的刻板印象,吴丽波老师创立“时政热点我来讲”教学模式。每节课预留10分钟,让学生自主剖析时事热点:从东北“雨姐”食品安全事件到延迟退休政策,从慕尼黑安全会议到民营企业座谈会,以及钟睒睒喊话张一鸣,抖音道歉等最新社会热点。她带领学生在调研中打破信息茧房,在讲解中深化理论认知。
  “先让学生感兴趣,再跟学生讲道理。”无论本科班还是专科班,吴丽波老师都一视同仁,始终从学生的观点出发。2025年第一节思政课上,她一走进教室就向同学们提问:“大家知道今年与往年相比有哪些不同吗?”当同学们提到Deepseek、哪吒2时,她却画风一转,引出‘农历384天双立春“现象,从传统文化视角解读中国式现代化,同时结合总书记与民营企业家座谈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小我与大时代”的关联。这种“把新闻联播搬进课堂”的教学方式,让她的思政课抬头率达到了100%,“原来思政课可以这么有趣”成为了学生们的高频反馈。
  为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吴丽波老师坚持每日观看《新闻联播》,并将热点事件下发给学生,让学生们从远离政治到涉及政治再到深入了解政治。她积极呼吁学生:“社会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
  她的办公室永远开放,对学生像对孩子般毫不吝啬
  作为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吴丽波老师不仅在课堂上与大家谈笑风生,课后更是悉心倾听学生的烦恼,她的办公室每天都有学生慕名而来。城建学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盛鑫楠课后主动与吴丽波老师交谈:“老师,我特别喜欢思政,我想像您一样站在课堂上讲思政。”在吴丽波老师的细心指导下,盛鑫楠点燃了考研热情,跨专业报考思政研究生,现正积极备战。对于找工作的同学,她也会积极联络同门师兄等人脉,为学生引荐就业岗位,她像对“孩子”一样关爱着每一位学生。吴丽波老师认为,能够与学生相遇就是一种缘分,只要大家愿意,她的办公室随时敞开。正如毕业生在贺卡中所写:“您让我们明白,思政课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照亮现实的火炬。”
  十五载春华秋实,吴丽波老师始终践行着“备好每堂课、温暖每颗心”的教育承诺。当被问及坚持的动力,她总是会笑着回答:“看见学生眼里的光,便是教师最高的勋章。”在思政教育的园地里,这位永不停步的耕耘者,还在继续悉心栽培中华崛起之树苗。(通讯员:许佳仪)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3-05 17:18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3-05 16:47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3-05 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