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志愿者书写雷锋精神时代新篇章
2025-03-19 15:31:00
作者:
  三月的春风轻拂校园,带来蓬勃生机。一群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将智慧融入志愿服务,以深厚的情怀传递温暖,在长江之畔、乡村学堂和养老院里,书写着雷锋精神温暖且充满活力的“时代篇章”。
  长江之畔:传承生态守护情
  长江,这条承载着无数故事与记忆的母亲河,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三月,青山区江畔的新沟桥街道光明社区老年服务中心里,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航运学院青年志愿者与白发苍苍的长者们围坐在一起,开启了一场跨越代际的交流。老人们缓缓讲述着记忆中“江豚逐浪”的美好画面,眼中满是对往昔岁月的怀念。那些关于长江的故事,从他们口中娓娓道来,带着岁月的温度,勾勒出长江曾经的生态盛景。
  而志愿者们则利用现代科技,通过精心准备的数据图表,向老人们展示了禁渔退捕政策实施后长江生态的显著变化。水质清澈度的提升、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这些数据背后,是长江生态逐渐复苏的有力证明。这场对话,不仅让老人们看到了长江的新希望,也让志愿者们更加坚定了守护长江的决心。长江大保护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政策口号,而是在两代人的交流与传承中,化作流淌在血脉里的共同责任,让生态保护的信念在故事的传递中深深扎根。
  养老院中:科技点亮温情之光
  一月,在洪山区社会福利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航运学院的志愿者们正在开展一项特别的“时光重启计划”,为老人们的生活增添温暖与惊喜。“祝您生日快乐!”这是志愿者们为八旬张奶奶精心策划的“数字生日”。
  为了给张奶奶一个难忘的生日,志愿者们收集她的老照片,仔细修复那些因岁月而褪色的画面,精心剪辑视频,将张奶奶泛黄的记忆转化为生动的动态影像。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子女们能够通过“云端”参与这场生日会,跨越距离的限制,与父母“云端拥抱”,共享这份欢乐。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连接亲情、传递温暖的桥梁,奏响了科技与温情交织的美好乐章。
  洪山区青菱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里,响起熟悉的红歌旋律,老人们不由自主地跟着节拍和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航运学院志愿者们一起合唱红歌《不忘初心》,志愿者手把手教老人们制作香囊,带老人感受了一堂传统文化体验课,手中缝制的艾草香囊散发出阵阵清香,为整个房间增添了温馨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记录下老人们的欢声笑语并制作成视频,留下这段美好回忆。
  乡村课堂:播撒梦想希望种子
  在黄冈市团风县但店镇黄坳村寒假学堂“爱心托管班”上,一场充满趣味与梦想的课堂正在进行。航船模型与红色绘本整齐地摆放在课桌上,吸引着孩子们好奇的目光。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航运学院志愿者们用郑和下西洋的传奇故事,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领略航海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海洋的向往。孩子们发挥着丰富的想象力,有的画出军舰守护着蔚蓝的海域,展现出对祖国强大海防的憧憬;有的描绘出海底种满珊瑚的“生态家园”,表达着对美好自然的热爱。
  当志愿者展示当代科考船穿越风浪的视频时,一个小女孩眼中闪烁着光芒,举手问道:“我长大后能保护大海吗?”这个简单而充满力量的问题,正是志愿服务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的希望种子。在消防安全宣讲现场,志愿者们同样别出心裁。他们将逃生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童谣,通过模拟火灾现场,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学习安全知识,将安全教育变成了“沉浸式生存课堂”。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为未来的生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长效服务:创新拓展志愿之路
  与传统的“一次性帮扶”不同,这些青年志愿者的行动展现可持续性。他们为老人建立的“数字记忆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记录下老人们更多珍贵的回忆;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建立的“成长档案”,将陪伴孩子们度过漫长的成长岁月,见证他们的每一步进步;乡村安全宣讲团还计划开发方言版视频课件,让安全知识更广泛地传播,覆盖到更多的乡村角落。
  从简单的“制作香囊”升级为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体验课,从单纯的“唱红歌”延伸出充满创意的“银发直播间”,这些创新举措让雷锋精神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志愿者们的行动不仅是科技赋能的创新实践,更是专业与公益深度融合的成果。他们敏锐地捕捉到社会的痛点,以实际行动给予回应,为雷锋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讯员:周媛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