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职学子以“专业+”模式开展百场志愿服务 为湖北建成支点贡献青春力量
春风拂面,志愿同行。3月4日,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以“专业赋能奉献,创新传承精神”为核心理念,涵盖6大主题,覆盖全校11个学院、475个团支部,上百场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全校师生积极探索“技能+公益”“艺术+思政”“科技+生态”等创新融合模式,将雷锋精神巧妙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开辟出具有职教特色的志愿服务新路径。
产教融合赋能,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3月4日,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信创产业学院)联合组建社会实践团,走进中原电子集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优秀校友、“楚天工匠”刘亚林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从普通技工成长为“大国工匠”的奋斗历程,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人工智能学院(信创产业学院)学子积极参与生产一线,亲身观摩体验精密零部件加工工艺流程,并分组开展设备清洁维保、车间清理、工具整理等志愿服务,通过岗位历练切实强化劳动观念、提升专业素养。云计算24301班吴昊表示:“学长的成长经历印证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真理,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立足岗位锤炼本领,在服务制造强国建设中实现人生价值。”
数字化创新助力,服务生态建设

3月20日,人工智能学院(信创产业学院)“青力青成”志愿服务队走进沙湖公园,开展“智慧护水”行动。志愿者们利用自主研发的“智慧护水”数字化平台,结合沙湖福寿螺清理行动,对外来物种进行高效数字化监测。在30公里的湖岸线上,志愿服务队布设8处数字化监测点,精准记录福寿螺种群分布及动态变化数据,并同步开展专项清理行动,累计清理福寿螺成体及卵块2.3万余只。相关成果获武昌区湖泊维护站高度认可并纳入常态化治理体系。
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酒店降碳小分队”主动融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联合武汉友谊国际大酒店创新实施“空瓶换茶”主题活动,累计回收废弃塑料瓶5000余个、兑换茶饮2000余杯。活动现场,通过设置数字监测大屏,运用大数据手段实时呈现净湖成效,让市民直观感受到环保行动的“数字力量”。此外,酒店降碳小分队同步开展“废物再生”科普实践活动,指导市民将200余件废旧塑料瓶改造为花盆、风铃等创意作品,生动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艺术设计融合,服务非遗传承

3月15日,艺术设计学院剪云社联合藏龙社区共建单位,将非遗剪纸技艺与生态教育相结合,创新开展“纸间生绿意”主题亲子课堂。
活动以“生态小卫士”趣味问答为引,激发孩子们对守护绿色家园的深切思考。随后,结合生动案例讲解植树造林的现实意义,采用“1+2”分组教学模式,指导孩子们在环保图纸上勾勒树干轮廓,运用彩纸、麻绳等环保材料进行创意拼贴。经过近两小时的创作,孩子们成功制作出一棵棵充满童趣的立体树木作品,生动呈现了美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育人成效。
AI技术赋能,服务基层治理

3月6日,商学院“群英会萃”志愿服务队运用AI技术在武职社区开展反诈科普活动,通过“AI诈骗情景模拟”“反诈知识闯关答题”等互动环节,向社区居民宣讲反诈知识。
活动现场,志愿者变身“反诈APP安装专员”,为社区居民提供一对一安装指导,并创新采用“反诈微电影+真实案例”的警示宣讲方式,重点剖析保健品诈骗、虚假投资理财等典型骗局作案手法,切实提升特殊群体识诈防诈能力,有效筑牢校园及周边社区反诈安全防线。
语言技能助力,服务国际办学

3月10日清晨,外语外贸学院国际迎新先锋队从学校出发前往天河机场迎接2025年春季学期留学生。在接机口,志愿者们热情洋溢地高举精心设计的接机牌,用多语种与新生交谈,搬运行李、对接接驳车、介绍学校校情文化、帮助新生完成报到手续……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为50余名留学生提供了“一站式”的入学服务。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赢得了留学生们的由衷赞誉。
创新思维驱动,开展红色教育

3月9日,商学院立足国防教育实践,在江夏区河头社区托管中心开展“国防教育兵棋推演”志愿服务活动。团队成员以抗美援朝松骨峰战役为蓝本,通过模拟战役,为社区小朋友带来沉浸式军事战略知识讲解体验,生动还原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的艰辛历程,让“爱国主义”深深根植于孩子们心中。
3月13日,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开展“银龄故事会”专题教育活动。活动聚焦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要求,邀请五名与共和国同龄的离退休老党员、劳动模范携珍贵党史文献史料登台,讲述他们革命建设时期的奋斗历程。活动中,青年志愿者们向老党员献上手绘的《红色记忆》纪念相册,通过展示跨越半个世纪的党费交纳记录本、劳动模范互助手册等“时光信物”,成功搭建起代际间的精神对话桥梁。
这个三月,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千余名注册志愿者,2万余小时服务时长,编织着校园文明的经纬,构筑起各具特色的“一院一品”服务矩阵。其中,建筑工程学院的“旧书换绿植”、生物工程学院的“危废处理小课堂”、智能商务学院的“问题接力互助”项目以及时尚与传媒学院的“音乐思政课”等创新举措,获省市级主流媒体报道30余次。新时代的武职学子正以志愿服务立起青春标杆,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为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梅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