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程学院TPR教学法点亮乡村科学教育
近日,湖北工程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联合湖北善聆机构,将创新的TPR即全身反应教学法,引入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杨寨镇丁湾村科学课堂,通过“动中学、玩中学”模式激发乡村学生科学兴趣。此举不仅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更成为落实《教育现代化2035》中“推动教学方法创新”要求的生动实践。

面对乡村学校实验器材短缺、科学概念抽象难懂等现实问题,湖北工程学院项目研究团队在湖北省教育厅“深化校地合作,赋能乡村教育”政策指导下,立足乡村资源,创新开发“零器材”TPR科学课程体系。
通过将《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与当地实践深度融合,团队设计出“田间生物学课”与“果园化学课”两大特色课程:前者以肢体动作模拟“种子休眠-发芽-生长”全过程,结合“生长测量操”动态追踪植物发育,将“生命科学领域”目标转化为沉浸式学习体验;后者通过咀嚼果实感知糖分转化,对应“物质变化”核心知识点,以角色扮演演绎酵母菌有氧、无氧运动机理,全面落实“做中学”理念,实现科学原理的具象化认知。

经过半个月的实践,善聆机构的学生们发生了明显变化,从“怕科学”到“爱探索”。科学兴趣提升,大部分学生表示更喜欢上科学课,课堂参与度与表达能力同步增强。同时教师反馈称:“TPR教学法让房前屋后皆成课堂,学生通过‘做动作-找现象-说原理’三步法,真正实现了深度学习。”
此次TPR教学法在乡村科学教育中的成功实践,不仅为乡村孩子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更展示了高校与社会机构合作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未来,这一创新模式有望在更多乡村地区推广,让更多乡村孩子受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教育动力。(通讯员:刘奇 刘媛 闫金玲)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