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音乐党课:在歌声中感悟团结奋进力量
“‘向前进!向前进!革命气势不可阻挡’采用了进行曲风,旋律气势磅礴、节奏坚定有力,塑造出意气风发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你以为这是音乐鉴赏课?不!这是一堂音乐党课。
4月17日下午,由武汉轻工大学硒科学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美美同心”民族团结教育辅导员工作室联合主办,主题为“歌声里的共同体”的音乐党课开讲。武汉轻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詹薇教授以音乐为媒,带领师生穿越历史时空,在歌声中感受民族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这首歌曲创作于1937年,侵华日军发动‘八·一三’淞沪会战,上海惨遭日寇铁蹄践踏,无数同胞背井离乡这一历史背景。”在《长城谣》时而舒缓、时而悲凉的旋律中,詹薇介绍了歌曲创作背后的历史故事。“我听到了炮火连天的激烈声响”“我感受到了在民族危亡时刻,中华儿女团结一致、携手抵御外辱的精神脊梁”……在互动环节,学生们纷纷表达了音乐带给他们的真切感受。

授课过程中,詹薇以互动问答、视频展示、现场演唱等形式,通过《长城谣》《我们走在大路上》《山路十八弯》《玉盘》等10余首经典曲目的创作背景及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故事,生动讲述了在不同历史阶段,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力量,投身到抗日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深刻诠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詹薇强调:“民族团结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新时代的大学生们要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中,学校师生还带来了精彩的民族歌舞表演,通过展示各民族共学共乐的幸福画卷,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各民族人民多姿多彩、和谐共处、相互交融、守望相助的良好精神风貌。
“这节音乐党课形式很新颖,在增强音乐感知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党的历史认知,更让我深刻明白了党和国家现在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继承发扬团结友爱的优良传统,做民族团结进步的拥护者、继承者、发扬者。”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汪同学说道。
该校人文与传媒学院院长、湖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熊文军教授表示:“此次音乐党课将音乐与教育深度融合,将民族团结的精神内核转化为可感知、可共鸣的情感体验,这种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形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化。”

武汉轻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艳教授指出,这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也是一堂优美的美育课,更是一堂鲜活的大思政课,希望学校老师以此次音乐党课为借鉴,不断创新形式与内容、更新方式与方法,打造契合时代需求的主题思政课,同时充分发挥已有思政课平台载体作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增进民族团结方面产出更多更好的成果,不断擦亮武汉轻工大学特色品牌。
据悉,“美美同心”民族团结教育辅导员工作室旨在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积极探索新时代“怎样培养人”的重大课题,促进立德树人与民族团结的深度融合。(通讯员:张一格 李玲玲)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