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青春力量燃彝乡!武汉华夏理工学子暖心助力“苞谷”大丰收
2025-07-30 16:43:00
作者:
  2025年7月29日,四川省彝族自治县柏香村——这片承载着彝族千年农耕智慧的广袤土地,迎来了一场充满青春靓影的丰收盛景。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生活美·加油站”马边暑期实践队的年轻学子们,与彝族乡亲们携手并肩,共同谱写了一曲洋溢着汗水与欢笑的“苞谷”丰收赞歌。
  柏香村村书记王志福介绍道:“柏香村农户巧吉干干家是典型的彝族农户。当下正值玉米成熟的关键节点,‘苞谷’采收和剥皮的任务极为繁重。然而,巧吉干干家因家庭劳动力有限,在‘苞谷’采收上陷入了困境。”得知这一情况后,“生活美·加油站”马边暑期实践队的队员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主动提出要为农户排忧解难。
  走进玉米地,巧吉干干认真地给队员们示范“苞谷”采摘技巧:“摘的时候要紧紧握住‘苞谷’棒,顺着茎秆用力往下掰,这样能防止‘苞谷’颗粒掉落……”队员们纷纷伸出双手,弯腰忙碌起来。玉米叶子边缘布满细刺,蹭得手臂又痒又疼,但大家没有丝毫退缩。不一会儿,一筐筐玉米便陆续堆放在地头。
  采收工作结束后,队员们稍作休息,便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剥玉米的工作中。巧吉干干的妈妈耐心地告诉大家:“剥‘苞谷’的时候,得先把外层的老皮撕掉,留下里面的嫩皮,这样后续晾晒就方便多了。”队员们围坐在一起,拿起玉米,认真地忙碌起来。“这玉米看着不大,剥起来还挺费劲儿呢!”刚剥了几个玉米的队员张子涵不禁感慨道。
  “生活美·加油站”马边暑期实践队指导老师柳景祥表示,此次劳动实践是青春力量扎根彝族村寨、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在与彝族乡亲并肩劳作的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们不仅深刻体会到了农耕的艰辛与粮食的珍贵,更在与乡亲们的交流中,读懂了彝族农耕文化的智慧与坚韧。这份跨越城市与农村的深厚情谊,让青春奉献在民族团结的伟大事业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价值。(通讯员:熊杨宇 张逸然 王淼汪洋 张子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