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举行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9月9日下午,以“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为主题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在问天湖畔大礼堂举行。全体校领导、受表彰人员、全体无课教师、辅导员、教辅人员、教育职员及学生代表近千人参加大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江珩主持大会。

大会宣读了《武生院关于表彰2024-2025学年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决定》《武生院关于表彰2024-2025学年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的决定》《武生院关于2025年度教师教学奖励情况的通报》等文件,校领导分别为获奖先进单位、先进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
优秀教师代表、医药学院副教授聂丽博士在交流发言中动情感言道,教育是一场静待花开的修行,也是一份薪火相传的事业。我们或许平凡,但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我们或许普通,但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在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添砖加瓦。她号召广大教师,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以新一轮本科审核评估为起点,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行动、更昂扬的斗志,共同书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优秀辅导员代表、管理学院辅导员周小琨躬身一线多年,她将作为一名辅导员的初心与使命娓娓道来。她表示,愿继续坚守平凡岗位,以微光引路,以初心相伴,用实际行动护航学生成长,守护每一个梦想,践行育人初心,担当树人使命。
2022级医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吴筱婷代表全体同学祝老师们节日快乐,并向在求学路上给予教诲和帮助的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下,她不仅成功申请发明专利,更树立了职业理想。她说:“老师们始终为我们搭建通往更广阔世界的桥梁,用行动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真谛。”
校理事长、校长余毅代表校理事会和校党委、校行政,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表示,过去一年,全校教职员工以迎评促建为核心目标,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实现持续良好发展:人才工作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全校职员干事创业的热情持续高涨,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教育教学与产学研创新深度融合,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产学研协同推进;办学保障与育人环境持续优化。同时,文化场馆建设持续拓展,校园整体育人环境日趋完善。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校干部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充分彰显了大家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的深厚情怀,体现了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更展现了甘当人梯、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余毅希望,全体教职员工要以先进集体和优秀教职工为榜样,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全力以赴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这场大考。他指出,要见贤思齐,开展比学赶超。今天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是我们身边的榜样:有坚守讲台、夯实学生成长根基的优秀教师;有关爱学生、助力人生起步的辅导员与班主任;有深耕管理、服务育人一线的干部职员;还有团结攻坚的优秀教学科研团队。他们是教育家精神在武生院的践行者与传承者。要学习宣传其先进事迹,发挥其在迎评促建中的先锋作用,在校园内营造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讲好武生院育人故事。要铸魂强师,坚持育人为本。要系统发力,厚植优师沃土:一是坚守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健全考核机制,引导教师以德立身施教;二是深化教师发展改革,推进人才引进、“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强化培训与学术交流,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三是优化管理评价机制,深化职称、聘任、考核改革,完善薪酬分配制度,激发创新活力;四是强化资源保障,加大教学科研平台投入,为教师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尊师重教,贵在久久为功。要把尊师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改善居住环境;优化薪酬福利,实施优质课奖励;加强钱学森学校(幼儿园)建设,为教师减负;丰富文体活动,优化国医馆服务,关心身心健康,增强教职工获得感。同时,营造尊师氛围,维护教师权益,让教师安心、热心从教。
余毅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希望全体教师深耕教学科研一线,自觉秉持并践行教育家精神——始终坚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恪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锤炼“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保持“勤学驾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常怀“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践行“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以精神滋养初心、以实践锤炼本领,把教育家精神切实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武生院的教育力量!
会前,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胡雨珊、付君婧登台倾情演唱《老师我想你》,用歌声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与赞美,为全体教师送上节日的祝福。(通讯员:程晓璐 陈冲 谈宇锋 )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