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文华学院“喷火”新生陈鼎镇:非遗传承路上的青春力量
2025-10-15 16:59:00
作者:
  文华学院2025级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新生陈鼎镇,在军训表演中展示的喷火技艺,成为校园里的热门话题。这位来自湖北黄石的年轻学子,跨越130公里来到武汉求学,不仅带来了精彩的表演,更肩负起非遗文化传承的重任。
  喷火非遗:历史辉煌与现实困境
  喷火,又称吹火,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驱邪仪式,后来逐渐融入川剧、秦腔等传统戏曲,成为“川剧三绝”之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技艺却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由于喷火技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喷火艺人的数量也日益减少,这成为了喷火技艺传承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热爱驱动:勇毅踏上非遗传承之路
  当被问及为何会学习喷火技艺时,陈鼎镇同学只是腼腆地笑了笑说:“因为喜欢,就去学了。”平时的他,性格沉静、不张扬,看起来和万千普通青年并无二致,但只要一站上舞台,他就仿佛变了一个人,手中的火焰在他的操控下翩翩起舞,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赢得阵阵喝彩。
  陈鼎镇所学的专业是无人机应用技术,这与喷火技艺看似毫无关联。但他对喷火的热爱,让他毅然踏上了这条独特的传承之路。回忆起学习喷火的过程,陈鼎镇表示并不容易。他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也没有同伴可以交流学习,只能靠自己一遍又一遍地摸索。“最开始的时候,找不到诀窍,经常被火烧到头发和眉毛。”陈鼎镇笑着说,但他的笑容中却透露出一种坚毅。
  当被问到是否想过放弃时,他沉思片刻后说:“没出大问题就接着学嘛,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做错了改就好了。”简单的几句话,却将他这一路的艰辛轻轻带过。从最初的“火上眉烧”,到如今能够熟练地喷出笔直的火焰,其中的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精益求精:展现青年传承人的责任担当
  在开学军训表演期间,陈鼎镇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了他的喷火技艺。表演结束后,同学们纷纷用手机录下的视频在校园里传播开来。然而,陈鼎镇自己回看这些视频时,却并不满意。他觉得自己的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表演时火机出现了问题,对表演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尽管在旁人看来,他的表演已经足够精彩,但他却始终保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思考着如何能够做得更好,没有因为取得初步的成果而骄傲自满。
  对于喷火非遗的日益衰落,陈鼎镇既感到遗憾和惋惜,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盼。他说:“我觉得其实对非遗感兴趣的年轻人有很多,也许现在非遗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但随着新鲜血液的注入,非遗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一定不会断代。”除此之外,他还表示,如果未来有机会,他会一直学下去,不仅要把喷火技艺练得更加精湛,还想尝试从喷火扩展到其他非遗技艺,甚至希望能够将自己所学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与非遗相结合,实现非遗文化的创新性传承与发展。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陈鼎镇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以热爱为帆,以实干为舟,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成为了文华学院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为更多的年轻人树立了榜样,让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希望和未来。(通讯员:董冰仪 范政 王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